晚上十点,你发着烧,头昏昏沉沉的,孩子坐在书桌前发呆,面前的数学作业还没有做完,从七点开始就坐在那里了,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而英语还没有开始做。
先不看下文,面对这样的场景,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这是上周日我在自然之友参加非暴力沟通工作坊时的场景之一。
在这个场景里,每个人会给出不同的反馈,但大体可分为四类。
A:埋怨自己,“都怪我没有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这么晚了,孩子还没写完作业,自己又发烧,不能帮助孩子,我怎么这么失败...”进而开始各种自责和埋怨自己的心理活动。
B:埋怨孩子跟老公,“这都几点了,就这点作业,磨磨唧唧,你怎么这么慢?还睡不睡觉了?明天早上上学起得来吗?”埋怨老公“加什么班啊,孩子的事情也不管...”,越说越气。
C:关心自己,“当我看到这么晚孩子作业还没有写完,我感到很着急,我看重孩子的健康。”或者“我感到很生气,我需要先平静一下自己心情”,能看见自己的需求。
D:关心孩子,“孩子,你写作业很长时间了,你感到作业有点难吗?你需要帮助,是吗?”
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反馈,是我们的内在思维不同,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豺狗(代表伤害)和一只长颈鹿(代表关心),在遇到事情时,心中出现的小动物不同,对事情的反应也就不同。豺狗出现时,它会咬人。长颈鹿出现时,它会关心人。
A情况下,豺狗向内,表现为咬自己,不停的从自身找原因,自责、埋怨自己的无能,内心实则是对自己不认可。
B情况下,豺狗向外,表现为咬别人,从外部找原因,责备埋怨别人,给周围的人带来的是压力和抵触,内心是对他人/环境不满。
C情况下,长颈鹿向内,表现为关心自己,尊重事实,察觉自己的情绪,正视自己的需求,是真正的认可自己,接纳自己。
D情况下,长颈鹿向外,表现为关心他人,尊重事实,试着感受对方的情绪,理解对方,是真正的共情。
认识了ABCD,这时看一看刚才的你是哪一类表达呢,再进一步想一想,每一种表达,能给你和对方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BD两种情况下孩子的表现,前者,当妈妈说完这话时,孩子低着头,有些害怕的眼神向上挑着看你,身体向后缩作一团,手里不停地搓着铅笔...(现场是由老师/孩子表演完成)。
当用D思维沟通时,我跟(情景里)孩子出现这样的对话,
我“孩子,你写作业很长时间了,你感到累了吗,是需要休息一下吗?”
孩子“不要,我还有两道题没有做完呢”
我“你很看重你的作业,对吗?”
孩子看着你点点头
我"那你是感到作业有点难吗,你需要帮助吗?“
孩子指着其中一道题“这个我不会“
我“我们一起看看”...
我们看到这两种情况下孩子给出的反馈,能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当然这是表演,在一个轻松的情况下,我们能比较理智地看清当时应该怎样去做,会批评AB表现太不恰当。但是当我们再回到现实里时,我们是哪一种呢?
成长的过程中,个人的内心受到过不同程度这样或者那样的伤害,这些伤害导致我们长大后失去了关心的能力,曾经被对待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形成了我们现在对待他人的方式,我们可能并不故意却成为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心理学上对此有原生家庭的说法。但是现在我们长大了做了父母,有机会有能力通过学习重新认识自己(情绪、背后的需求)、他人、关系,重新学习与自己、他人的相处之道,我们主动去创造和谐的环境。
外在的表达是内在思维的体现,接纳认可自己,才会关心自己;理解他人的不同,才能感受他人的心情。向好,从改善自己的内在思维、从内心觉察开始。时常召唤心中的长颈鹿,用良好的表达影响自己与他人。
召唤长颈鹿,老师分享了这样一个句式,很好用:
向内看自己,当我看到/听到——,我感到——,我希望/看重/需要——
向外看他人,你感到——,你需要/看重/希望——,是吗?
参加完工作坊,回到家孩子们都睡了,先生问你去学什么内容,同时头也不抬的看手机,我下意识又要说他(小豺狗启动),立马想到长颈鹿,按照长颈鹿对外的沟通方式跟他说话,说了一下所学内容,安心睡下。早上孩子起来,赶快跟孩子分享我去学习了怎么跟孩子沟通,尽量少大声,娃表示期待变化。一次工作坊能带给我反思和察觉,但是要让改变真的发生,还得多多练,主动时常召唤心中的长颈鹿。
最后借用老师分享的一首诗结尾:
《懒惰与愚蠢》 作者:鲁思·贝本梅尔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
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
还是他懂的事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的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
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
(早上写完这篇文章,大宝跑来问妈妈在写什么?我给她又念了一下ABCD,她说CD比较好,我们约定在家里相互提醒是不是小豺狗出没了。)
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 第18天第三篇 2018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