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是儒家仁的修养,一个人要在心地上下功夫。刚才我们提到《孟子·尽心》篇,就是讲研究孔子“仁”的学问,我们应该读读《孟子·尽心》上下两篇,对于仁的涵义会有更深切的领会的。
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职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相反的,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即使一个有仁道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的。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接着他讲:“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他说一个人去了“仁”字,就没有中心思想。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如文学高的,不过是一个才子风流而已,知识渊博的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所以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就没有中心思想,既没有中心思想,靠什么成名呢?所以做学问的人,“无终食之间违仁”,就是说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违背了仁的境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这句话是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靠仁;倒楣的时候不颓丧,不感觉到环境的压迫,也靠这“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换句话说,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论语别裁》)造
并非只说仁义,还有利与欲,明明白白的人之本性。
只是如何把控利与欲——走正道,抛弃歪门斜道。忘了谁说过,不做坏事,生活的成本会很低,付出的代价会很少。实用主义也不错。
没有宅心仁厚的人,即使名气再大,怕也是轻飘飘的没有重心吧。当一个人缺失了一份真诚的社会责任感,觉得这个世界与自己无关,成就越大越容易走入空虚。
仁能带来踏实的成功,因为众望所归。即使失败,也能靠它宠辱不惊泰然处之,不至于患得患失。
说到底,还是实惠的,让自己的感知靠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