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作风为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强调,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作风建设,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党员干部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 的决心精准施策,以坚定的信念和有力的行动,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用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除思想“藩篱”,筑牢作风建设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是抵制这些不良作风的关键。“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才能在行动上保持正确方向。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专题学习与研讨,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反思自身,牢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主动深入群众,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从思想根源上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滋生。

       破流程“繁茧”,提升执行效能之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繁琐的工作流程容易催生形式主义,阻碍工作的高效推进,精简工作流程才是办好事情的重要一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只有精简不必要环节,整合部门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让群众及时受益。党员干部应主动发现工作流程中的堵点、难点,坚持以“短实新”的文风起草文件,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熟练掌握工作协同平台的使用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

       织监督“密网”,巩固整治成果之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有效的监督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有力保障。只有建立内部监督小组,定期对工作进行检查,重点关注工作落实情况、服务群众态度等,及时核实处理群众举报的问题并反馈结果,严格对照考核标准进行绩效考核,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党员干部要将监督视为自我提升与改进工作的重要契机,积极主动配合监督工作。同时,在监督过程中,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优化监督流程、提升监督效能的合理建议,助力监督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巩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成果贡献力量。(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南浦街道紫霞社区刘紫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