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七月,怀着炽热的心情奔赴长垣一初中,成为教师成长学院“黄埔二期”的一名学员。我的导师是黄厚江老师,我们班被称为“厚江班”,78位学员,来自河南各地,我们以朝圣的姿态聚在一起。能接连四天和名师大家面对面,平生第一次有这么长时间零距离追随名师足迹,我深感荣幸,也倍加珍惜!
“本色语文””共生教学”在黄老师的课堂上流淌。四天里,黄老师倾情奉献了四节课,散文《背影》、小说《孔乙己》、诗歌《乡愁》和作文《描写人物,抓住特征》,他的课堂把静止的文字演绎得淋漓尽致。本色语文的核心用一句话表达就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是“三语”,即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黄老师在课堂上领着学生扎扎实实地“玩”语言,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没有小组活动,洋洋洒洒的板书一节课往往是一黑板,简简单单的简笔画辅助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放得开又收得拢,执教《背影》时,由分享感动句子的“放”到回到“背影”的“收”。执教《孔乙己》时,抓住“手”的描写,有分类有聚焦。临时的生成也成为经典,执教《背影》时的“逗句号”之议,透过标点更好地解读了文字。看似不经意的一处点拨,无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皆透视了黄老师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的背后是深厚的语文素养。总之,黄老师的课堂,一张嘴、一支粉笔却挥洒淋漓,给我的感觉是左右逢源、出神入化、浑然天成。他的课,真真正正地体现了“本色”,体现了“在阅读中学阅读,用阅读的方式教阅读;在写作中学写作,用写作的方式教写作”。
课堂活动彰显的是语文的本色,课堂氛围洋溢的是和谐民主,是轻松幽默。他的课堂经常笑声阵阵,孩子们乐,听课的老师乐,他喜欢用自己和文中人物比,喜欢对没有答好的学生调侃“打屁股”,诙谐的语调常常引的孩子们笑。他的课堂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除了课堂活动设计的巧妙外,还缘于轻松的课堂氛围,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我的好友称黄老师为“老顽童”、“可爱的”,确实!课堂上平等的师生关系催生了孩子们的自信,催开了一个又一个绝妙的回答。这样的教育才是无痕教育啊!
品读黄老师的课堂,还让我看到了一个热爱语文的人。正如黄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调侃让学生为他写西式的碑文,会写:这里埋葬着一位深爱语文的人。因为深爱,他才会连续工作而不觉得累,甚至班长提醒到了下课时间还在酣畅淋漓地讲;因为深爱,年近六旬他每节课脸上都然闪烁着青春的光彩;因为深爱,他的笑容才会和学生一样真诚。爱的使然让他真真正正成了一位语文届的泰斗,获得了我们高山仰止般的崇拜。
追随黄老师,感受语文大师的风采,短短几百字,怎能描述尽!我知道,四天半时间跟随您,我学习的只是皮毛,或者说您只是引领我离语文更近了一步,要再走近您,走近语文,我唯有在以后的岁月里属于自己,寻找属于我自己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