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喻老师的分享后,我就想到了我刚工作那会。记得工作一年转正时,学校领导问我觉得自己最大的进步是什么时,我说,我从学生的眼睛里看见了求知的渴望。那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记得是上四年级动物的繁殖,没有做实验,我就像平常一样在给学生讲课,但我突然就看到有一个学生认真的望着我,第一次,我看懂了他的眼神,我知道,这是求知欲。我知道,这是我作为一个新老师的重要进步,我终于从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转变成可以关注到学生了。后来,有意或是无意,这样的眼神我就见到的越来越多了。自那以后,我对自己的课堂更有信心,也更加认真的备好每一堂课,因为我知道,我不能辜负这些闪闪发光的眼睛。
在现在,工作的第六年,由于人的惰性,总有时候,会备课不那么认真,或是对自己课堂要求不那么高,就将就着。但我想,避免自己懒惰的方法就是定时给自己充电。比如,每学期学校都会有一些公开课要上,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就会很关注自己的课堂的逻辑与深度,关注对学生的引导与评价。当这样的关注占据我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时,就会形成习惯,那么懒惰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了吧。
喻老师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真的。当你真的喜欢一件事时,你就会坚持去做,并且开心的去做;当你坚持做一件事情,你总会有收获。我从读书时就喜欢看书,看散文,看游记,看小说,看各种乱七八糟的书,而每次看书的时候,自己的心就会很宁静;在浮躁的环境中,有个可以让自己内心平和的爱好,多么珍贵。我喜欢做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许是从我做饭给身边人吃时他们很开心而我觉得很幸福的时候吧,所以就坚持了这么多年,你看,厨艺就进步了,当胃被填满时,心就被填满了。最近我喜欢拍照,拍山拍水拍花拍草,而每一次拍了我就要去查查看这是什么植物,花期什么时候等等,这比我平时专门去查资料记忆深刻多了;我想,等什么时候上课跟学生聊到这种植物,我说不定还可以翻出自己拍到的照片告诉他们更深刻的认识,而不是百度百科上生硬的文字。
因为疫情,学生在家学习,很多家长发了学生做实验的视频给我,也有家长给我分享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探究过程和感受,然后我就发现,其实在学校有很多被我忽略掉的闪光孩子,而我缺乏的,是发现的时间和对学生关注的深度。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继续不断充实自己,做个让自己幸福。也让小朋友幸福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