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这个词出自《庄子·大宗师》,意思是修养德行。
后来“修行”这个词多用于宗较中的理念。
梻较(同音别字)中,修行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如持戒、禅定、诵经等方式,来实现心灵的净化、对×法的体证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达到解脱。
其中禅定呢,更是有很多具体的修炼法们(同音别字)。也可以理解成是某种磨练、提升的办法。
在道较中就更明显了,修行包括修炼功法、涵养心性、遵循教义教规等诸多方面,像道士通过内丹修炼、斋醮科仪等行为来追求长生久视、超凡入圣等目标。
就信徒而言,“修行”就是依据各自较义理念和方法,进行自我修炼和精神升华的活动。
世俗中我们现在也很流行“说”修行。
世俗中的修行可以看作是通过某种方式的学习、体悟、磨练来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和心理水平(我们通常把这二者合并称为一个人的“修养”),同时也更多地包含了提升身体素质的内容。
不管是世俗中的人还是某方面的信徒,其实修行的目的大致都是一样的,就是摆脱困惑、烦恼、痛苦获得快乐和幸福。
只是由于世界观的不同,对于困惑、烦恼、痛苦以及快乐和幸福的理解和表述不同。
仅此而已!
简单概括说,梻门并不认为人间“特别”值得。
人间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但这些苦难可以促使人们觉醒,从而走上修行之路,去探寻解脱之道。
通过实践“六度菠萝蜜”(同音别字。可以理解成是为了到达彼岸而需要完成的六门功课)来积累福报、增长智慧,继而往@生@极@乐@世@界。
可以说为摆脱世间的烦恼提供了一套闭环的概念和解决方案。
但对于世俗人来讲,既然选择在世俗当中度过,自然是觉得特别值得了。
世俗当中也要追求快乐和幸福,那么问题就比较多,也比较麻烦了。
首先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对于幸福的定义是:灵魂无纷扰,肉体无痛苦。
个人比较认可这个表述,但又觉得并不完整。
首先还是要回到概念的定义上,肉体无痛苦,这个很好理解,可是灵魂无纷扰指的是什么呢。又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因为所谓的快乐和幸福,它是比较级的。人作为群体动物,天生就是要比较的。
所以人天生就是爱攀比,炫富的,能脱离的人,很少。
当圣人难度太大。那么自然而然的,世俗世界当中,俗人就是价值评判者,而绝大多数人也是要加入到俗人的游戏中去的。在人生的道场当中,装出人模狗样。
所以说世俗的道场更像是江湖。
江湖中,灵魂的纷扰,肉体的痛苦都是极多的。
所以世俗当中同样要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即便不是信徒,很多人也会从梻门选取片段的思考逻辑从中寻求安慰。
不管是信徒还是世俗中人。其实从人的角度来说,所有负面情绪的根源都是贪婪和恐惧。
那么解决起来,从根本上入手就是要消除贪婪、恐惧。
梻家功课与功课在这方面用心很深。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有效的浸染。从某些方面讲也可以说是心理暗示。
六度菠萝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播)若惹)
为什么要做这些功课?
先说布@施。
从心理层面讲,布@施能弱化人的贪念。当人们主动把自己的财物、知识或力量分享给他人时,内心对物质的占有欲会逐渐减轻。
这种行为久而久之会让人在潜意识里不再将自我价值与物质财富过度捆绑,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豁达和满足感。
同时,布@施还能增强人的自我肯定。因为在帮助他人过程中,人们会从他人的受益反馈里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升自信心和内在的安全感。
所以布@施,被当做解脱贪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课。
世俗中,布施这件事好像有点太隆重了,所以大家也都不太刻意,但与不失相类似的分享、互助、公益基本上可以算作时,布施一种吧。
所以在俗世的修行当中 乐于助人,乐于分享、热心公益可以看作是个人拓展格局、净化心灵的一种方式。(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