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诸子之中唯一一个平民出身的人物,创造的墨家更是成为了显学,吊打儒法,说句实话汤老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有句话想对其他派系说:贵族的脸都被你们丢光了,你们可是贵族啊,那些超多的资源白用了。
最后,墨家的失传也是很让人心痛,在汤老看来,这几乎就是中华历史上的一大浩劫了,最后汤老在不断研究之下发现,墨家的断绝其实就是因为他有一个核心:民主,就是这个核心他就注定无法被统治阶层所接受。
民主有不少人都以为这是一个舶来品,一个外来词汇,那只是因为墨家没有大兴,不然的话,根本就没有希腊什么事。
首先民主思想当然比较复杂,但是它的核心就是平等,博爱,普选制度,这三点墨家全有。
先说平等: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卷一·法仪第四
你看就是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大国小国,在上天面前一律平等,当然你说我觉得墨子他说的这个天他不是上天,而是天子。要想看清这个问题,首先先说墨家的两个思想:天志与明鬼。
天志和明鬼在汤老看来其实是一种思想的两种应用,天志的思想指的是君主的意志是上天的意志,而上天爱民,所以天子和王公大臣也要爱民。假如,天子和王公大臣不爱民,那么,上天就必然降下惩罚!就像它曾经惩罚桀纣幽厉一般。而假如天子和王公大臣们,爱民并且尊重人民,领导人民,共同发展,那么上天一定会奖赏和赐福他们。就像它曾经奖赏和赐福了尧舜禹汤一样。
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墨子》卷一·法仪第四
而明鬼思想则是在于对抗无神论思想,其实就是用上天约束人,在墨子看来当时之所以这么乱,就是因为人类失去了敬畏之心,所以从而提出的一种思想,
《日本国志》 卷三十二学术志一:若夫一切格致之学,散见于周秦诸书者尤多。余考泰西之学,墨翟之学也。"尚同、兼爱,明鬼事天",即耶稣十诫所谓"敬事天主,爱人如己"。
而且在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墨家的平等博爱,有了平等博爱之后,墨家就开始搞普选制度。
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墨子》 卷二·尚贤上
这是什么意思,再显然不过了,而且这仅仅是选官,墨子还要选君:
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墨子》 卷三·尚同上
墨子的这一学说,可以说是开世界民主理论之先河,比之于爱琴海的民主理论不知提前了多少个世纪。然而也正是这个理论成了历代王朝帝王们的忌讳,因为如果真的让它发展壮大起来,就真正成了家天下催命鬼和掘墓人。也正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彻底败落和各诸侯国相互敌对未能统一天下,才让墨家学说有了发展壮大的肥沃土壤。
所以说一旦统一思想,不管是哪个统治者,都不会让墨家活着,怎么说呢,我是喜欢秦朝的,可我也喜欢百家争鸣,也最喜欢墨家,儒家,法家和道家,但是似乎他们都不可融合,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