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看有关于说唱的著作,作者是一位日本人,井口淳子。作者1961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在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中国北方农村的民间艺术。本书以实地调查为基础,自“1988年至1995年,先后五次共三个月,本书以探讨包括说唱在内的中国农村口传文化整体的共通问题为最终目的,将流传玉中国河北省乐亭县、滦南县的“乐亭大鼓”这一说唱题材体裁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口传文化的传承和创作过程以及中国多数地方文化中所共有的传播和传承的特征。
(一)
在我这个“外行”眼里,阅读本书没有给我任何的不适感。首先从语言阅读习惯上来说,我的母语是汉语,而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人,虽然我看到的版本已经是翻译过来的,但是相较于原来我看过的不管是由英文翻译成汉语的还是俄文翻译成汉语的,这本由日语翻译过来的,语言更加的流畅,自然。在阅读之前,老师就介绍过,井口淳子中文说的比母语还要好。看过之后不得不佩服。再者从书的排版上来看,本书的字体大小合适,段与段之间的距离适中,作者甚至会用图画的形式穿插的文字当中,虽然简单但是更加能利于读者理解。
(二)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放在从外部的视角来考察乐亭大鼓这一对象体裁,从其外部世界来描绘乐亭大鼓。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恰好相反,第二部分切入乐亭大鼓的内部构造,把分析的焦点对准演唱文本和口头表演。从整体结构看来,非常简单的整体框架让“乐亭大鼓”显现在我们眼前。整理框架如下:
评价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即判断是否能让对象清楚的呈现!!!!!!
拿第五章:从文本的传承到演唱举例,首先,我认为作者整个研究都是站在切身调查的基础上,可信度100%,加之作者的语言朴实亲切,配合描述性的图片,以一个艺人和一个书目说明文本的“传承—演唱过程”,对现在还在演唱的长篇《青云剑》的书词和演唱时的文本进行比较,阐明了书记文本在演唱时是如何传承的,哪些内容被重新作了口头改编和创作,并且得出文字化演出本的数次不是被照样背下来,而只是被部分的使用这样的结论。同时,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并不把文本和口头表演分离开来个别对待,而是将“文本是以说唱这种口头表演的方式存在的”作为前提来对文本进行考察的。这些就足以让《青云剑》这个对象清楚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
引起我注意的还有本书的“资料”。关于所参考的文献等文字资料,以在当地,在乐亭本地发行的资料为主,在文字资料之后作者配有谱例。不管是多么著名的文献,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左的内容一概摒弃或加以批判地斟酌。对以当地的艺人为对象的采访记录,则与当地的文字资料互为补充使用。
看完此书,我学习到注重口头文本这种民间文化的基本特征,还原平民百姓及其文化的本来面目,不带任何偏见,以科学的方式研究,这应该是我们做学问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