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罗杰斯获得了美国心理学协会颁发的杰出专业贡献奖。罗杰斯在颁奖仪式上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心理学领域正面临许多“挑战”。罗杰斯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我们敢发展一门人类科学吗?我们有勇气做开拓者吗?我们敢打破狭隘的专业局限吗?我们敢于做一个完整的人吗?他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他认为“对心理学带来最大的威胁”的挑战是——我们看到的真的是现实吗?
——霍华德·基尔申鲍姆《卡尔·罗杰斯传记》
这日,再次刷完电影《复联4》后,尤对“现实”的感受,越发变得不够“现实”了。就电影来说,“现实”(Reality)原石是宇宙中六颗原石中的其中一颗,顾名思义,它的功能是可以改变现实世界,譬如,借着原石的力量,你可以把石块变成黄金。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变戏法,或是魔幻——尽管别人以为这是确确实实的金块,但是你心里是清楚的——改变后的现实,对于你来说就是真实的存在,有着你的全部知觉和情感,你不会认为跟你之前的生活有任何的不同。
这就遭遇一个假想,我们生活的宇宙里,是共用一个“现实”呢,还是每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现实”?罗杰斯这里说的“真的是现实吗?”想来这两个假想都具有:“共用的现实”,就是说人类有一个超越人类共有的一个所谓“真理”的世界,它涵盖了所有的人类生活的概括和能量,罗杰斯大概是想把这一世界归于“精神”范畴,具有神秘感、非理性、不可知论,也是人类最本源的地方,由此生出了“万千世界”。这样看来,心理学就像被“连根拔除”,带来了“灭顶”之患。罗杰斯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跨越过去。
而另一个假象,在于“个体的现实”,其实这也是对心理学本身会产生“冲击”的,如果承认每个人都有一个自身的“现实世界”,那之前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心理学的所有“范型”其实都可以看成是一种“虚幻的泡影”,看似很美好,但是就于个人来说,其实都保留着偏差。现今的心理学不外乎是要么建立在理性的层面,要么建立在非理性的层面。理性的一面,看似世界都是出于某些法则推演而成,如果有些现象不能解释,只是人们认知上的局限,暂时不能解释。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应寻其根由,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定义和法则来;而非理性的层面尽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就是缘于这点“意识”,致使“非理性”也逃不离“理性”的视角,这就如同待在地球上却又千方百计想着要脱离万有引力的“束缚”。当承认个体的现实时,便意味着要“打破”一切的现有规则,穿越进入一个尚未投入的未知的世界里。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每个个体都独有着一个差别于他人的“现实”,尽管是有“差别”,但也会在某个时空中,出现或多或少的“重叠”的地方,这个“重叠”的地方,就是人们心意相通,心领神会的“场所”,按罗杰斯的话说,就是“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的眼光看世界”。
然而,“现实”的境况是,人类每个个体都抱有一个自己的“现实”,或是抱有一个大多数个体的“现实”,去看待另一个个体的“现实”。在心理治疗中,受过“创伤”的当事人往往有着强烈的愿望就是要改变当下的“现实”,以为这样就能“疗愈”伤口,可是再高明的“助人者”也没有办法,运用那颗血红色的宝石,操控不了“阿戈摩托之眼”,更是打不了“响指”,当事人所经历过的“一切如是”。
可见,治疗师也是人类个体,不是“超级英雄”,也不是“魔法师”,尽管,他们常常给人以这样的假象,但这绝不是“现实”。治疗师所做的工作,不是“改变”现实,而是“正视”现实,在“现实”中厘清烦恼根源,寻求解决之道。
好的治疗,向来如此,但这些就真的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吗?如果,我们再继续超越“固有”的现实(或成见),进入另一个虚空的宇宙中,原本的“现实”就真的正确吗?就拿之前提到的“个体的现实”来说,每个个体其实也有属于自己的现实,这个现实包含了该个体的全部世界,抛开心理健康不谈(所谓的健康与否,何尝不是人类自己“强行”规范出来的“现实”呢?),这里的现实便是具体的、真实的,有着丰富内容的精神世界。就如同鲁迅笔下的“狂人”,从旧籍典故的字里行间里寻出的“吃人”二字。他的大哥,他的乡里,甚至包括赵家的狗,自是不会吃了他,但是,反映在他内心世界里,所有的“迹象”都在证明着,这些人都在“蓄谋”,随时都会“付之行动”。这并非是没来由的,“狂人”从生活的琐碎中,别人的白眼,问诊的大夫,就连大哥过去的言谈,还有妹子的死亡……许许多多的事件,共同“拼凑”出了一个“狂人”眼中的“现实”——这是一个吃人的世界。站在“世俗”的标准来看,“狂人”会被定义为“妄想”、“偏执”,属于有精神病的那一类。但是,如若是一个来自于外星球的访客,对地球人的一切“浑然不知”,这时“狂人”有机会跟你叙述他的经历,告知他所见的“现实”,对于这个外星访客来说,就会很自然地相信地球是一个“吃人”的世界,于是便会悻悻然地迅速逃离开了。
再回到《复联4》的电影,复仇者们可以不接受灭霸消灭了一半地球人的“现实”,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重回过去,调整了事件序列,进而最终改变了“现实”。这自然有“曲笔”的部分,迎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当“钢铁侠”打响了最后一个响指,灭霸的部队相继灰飞烟灭之际,这时,想来灭霸的内心是相当复杂的吧!已然实现的终极梦想(这里可以说是灭霸的“自我实现”),就眼睁睁地全被“抹杀”掉了,更为致命的是,他再也没有时间去实现他的梦想,他不得不静静地等待,“死亡”最后的来临,一阵清风,吹散了他的一切,灭霸称这是“天命”,但这也是他的“现实”。他或许也想要改变这一“现实”,就像复仇者一样,但是在具有“正义”和普世价值的“漫威宇宙”里,他的理想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这不得不说这是灭霸出离“现实”的最大的“现实”。
看到书里的这一段,又复看了电影,“现实”这词便常常围绕左右,不吐不快。于是电影结束后,找了一家“肯德基”,随意吃点,再随意写点,渐渐地便有了这篇长文,权且作为“闲谈”,当不得真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