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给自己定位是个记忆力不好的人,看过的电影半年基本就从脑子里消失了,看过的书也不知道曾有过什么心得,就是我看过了。不曾停下来思考,只归结于记性不好,不知道这是“低水平勤奋陷阱”,不动脑子不走心,只是像风一样曾从眼前吹过,感受了凉爽,然后不留痕迹。
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我往往只关注人物的神态,感受情节的起伏,跟着哭跟着笑,随着剧情的结束,这个电影也就慢慢在记忆里烟消云散了,大概就不在记忆里,是印象里。没有跟我自己建立丝毫的关联,我也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听从编剧的安排,看完结束。就像看书,我最初只是更多关注词汇和描述,特别去记忆一下,我不会去想如果我是主人公,我会如何,又会带给我怎么的启发和帮助。
学习需要方法
看了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才知道我为什么记忆力不好了,是我的方法有问题。读书或者做事都是要讲究方法的,方法低效落后,刻意去记一些孤立的知识点,很难内化成能力。他在书中提到记忆宫殿法,放慢脚步,花一些时间去加工思考,与自己一些熟悉的场景关联。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就像我已经记不清很多首我背诵过的诗,却有一首十几年的诗记忆深刻“天上大窟窿,地上一笼统,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原因就在于我当时看到这首诗非常兴奋和惊喜,觉得太形象,想着下雪天的小狗,把这个情景描述念叨着想了一遍又一遍。所以就再也没忘记过。
反思才能自悟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不断扩大的知识链,看电影写下自己的感悟和启发,电影里的主人公和自己有哪些相似之处,我可以怎么去改进自己,看书也是如此,不只是关注数量,寻求自己表面的满足,而是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比如我在熟人面前会毫无遮拦,在生人面前则会拘束不安,我一直就是这样,从未想过为什么这样,如果我在生人面前更自如一些,应该别人也会自在一些,想到这些,我会去纠正自己。再有更多的相处时,我也就变得越来越好了。
学科之间相互关联
上学的时候,很讨厌的一门课就是数学,但是这门课却是上学时期怎么都摆脱不了的一门课,和同学讨论时候也会抱怨学这门课干什么,函数微积分什么的上班又用不着。我不知道数学是锻炼人的逻辑思维和严谨性,在数字面前的说服力更让人折服,数学赋予的抽象性也更为广阔。这就是学科之间的联系,贯穿融入我们日常的生活,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就像我们觉得学中医只需要了解中医专业知识就行了,却不知还要了解心理学和历史学这些。所以就在当今大家热论读书是否有用的问题上,毫无疑问的是读书当然有用,用处还渗透了一生。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就是持续刻意的进行大量专注训练,对我们的思考过程进行思考,就像一本书,我们可以进行多次阅读,在原先的基础有新的所得,正是温故而知新。从理解到熟练到延伸思考,如此也加深了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每一支优美的舞蹈都是一个个动作的组合,每个动作里揉和了演员的领悟,不仅是连贯的动作,更赋予生命力。再次基础上,才有越来越精彩的作品出现。
学习临界知识
世界遵循二八定律,知识也是如此,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学习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认清表象背后的实质,更普遍的解决类似问题,提升认知效率。就像看到一个人安于现状,不求进步,你可能觉得是他懒,其实是他缺乏一种理性思维和前进的思想意识以及行动力,而不是他各种单条的外在原因。
学以致用
只学不用终究是纸上谈兵,学以致用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喝了太多的鸡汤,听了无数的大道理,但不从自身开始运用,都是胡扯。一时热血沸腾,随后回归常温,而后忘记殆尽,毫无意义,空蹉跎了时间。以自身为起点,把吸取到东西与自己相关联,不怕慢,而是切切实实的改变。看似慢,实则快,掌握好方法,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