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寅二十六、不動法(分二科) 卯一、徵 【云何不動法補特伽羅?】 這是第二十六科,先「徵」。怎麼叫做「不動法補特伽羅」呢?下面解釋。卯二、釋【謂有補特伽羅與上相違,當知是名不動法補特伽羅。】 「謂如有補特伽羅與上相違」,和前面那個「時解脫」相違,不同和他不一樣。「當知是名不動法補特伽羅」,就是他不動搖,他成就的聖道不會退掉的,他和那「時解脫」完全不同。寅二十七、慧解脫(分三科) 卯一、徵【云何慧脫補特伽羅?】 這是第二十七科,分二科,第一科「徵」。怎麼叫做「慧解脫阿羅漢」呢?卯二、釋【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於八解脫、未能身證具足安住。】 「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就是三界的見煩惱、愛煩惱,這一切的這些煩惱永久的滅掉了。「於八解脫、未能身證具足安住」,但是他沒能夠去修成功這個「八解脫」,還沒修成功。所以沒能夠「身證具足安住」,沒能「身證」這個「八解脫」,他圓滿的「安住」在八解脫裏;這件事他沒成功。卯三、結【是名慧解脫補特伽羅。】 這是這個意思。現在下面是第二十八科「俱分解脫」。寅二十八、俱分解脫(分三科) 卯一、徵【云何俱分解解脫補特伽羅?】 云何叫作「俱分解脫補特伽羅」呢?卯二、釋【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於煩惱障分及解脫障分、心俱解脫。】 「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三界的煩惱都斷盡了;那就是阿羅漢。「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另外他又得到「八解脫」,那麼他也是得到色界四禪,又得到無色界的四空定,又得到滅盡定了;這位阿羅漢。所以這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住,「具足安住」了。「於煩惱障分及解脫障分、心俱解脫」,對於愛煩惱、見煩惱這一方面的障礙把它消除了。「及解脫障分」,就是障礙八解脫的這一分的障分,他也解脫了。「心俱解脫」,這兩種障礙他都解脫了。卯三、結【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這位阿羅漢不得了,有這麼大的功德。(20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