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应该都会有一种“头大”,叫作孩子非要买东西,尤其是家里明明已经有的东西,还非要买,每到这个时候你会怎么跟孩子说呢?
我家柚子最近每天都要买蛋糕,明明放学的时候他爷爷已经给他买了一个,但一看到我,还要让我再带他去买。有一次我随口跟孩子说了一句:“妈妈没钱了,妈妈的钱这些天给你买玩具,买衣服,买吃的都花完了……”
虽然当时孩子依然要去买,我以为孩子没听进去,我也就不了了之。直到今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孩子说要去买东西,我随口问了一句孩子想买什么,孩子反问我一句:“妈妈,你有钱了?”,我当时一愣,我意识到我说的每一句话孩子其实都听进去了,也会对孩子行为和意识产生影响。我开始认真思考:“当孩子要买东西时,家长跟孩子说没钱到底合不合适,是否会对孩子的心理和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呢?”
不恰当的做法
孩子执意要买一些我们家长不愿意买的东西,一些家长会存在以下不恰当的做法:
一、向孩子屈服。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一大哭,就妥协了。父母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你只要大哭大闹就可以得到,迫使父母让步,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孩子日后就会经常变本加厉地用哭闹来使父母屈服,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告诉孩子没钱,强抱着孩子离开。
有的家长是不愿意给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所以就总在孩子面前拿没钱当借口。这样做也是特别不对的,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以“没钱了或者买不起”为借口,阻止孩子的购买欲。毕竟大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有些价格低的东西,随手就给孩子买了,但是遇到价格高的,我们通常都会好好考虑一下,很多家长会直接告诉孩子,这个我们“买不起”或者用“没钱了”试图说服孩子不再重复购买已有的东西。其实这样法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直接说“没钱了/买不起”对孩子的危害
一、对家长失去信心
若孩子想要某一个东西,而父母总是以没有钱或者买不起为借口,孩子的需求一次两次没有得到满足,虽然不会酿成大祸,但是长期以往孩子会对父母失去信心,缺乏安全感,不再向家长求助。
二、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父母长时间说自己穷或者没钱,潜移默化中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穷孩子,跟其他人不一样,长期下去,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往往会伴随孩子一生,很难改变。
三、孩子会压抑自己正常的需求
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这个东西 没钱,会导致孩子的潜意识里觉得我们家里缺钱的认知,以后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告诉父母,长期下去会压抑孩子的正常需求,这种自我压制不仅能影响孩子的生活,更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以及做事风格。
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说买不起,这种危害有可能是长期的、一生的,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如果父母真的钱不够,不妨试试以下做法。
正确做法
一、跟孩子约定购买次数。
家长们可以与自己的孩子约法三章,比如说每周只能买5件东西,每买一次就在本子上划掉一次,如果说那周的东西买够了5件的话,就不可以额外再买了。外出时也可以提前跟孩子约定好今天可以花多少钱,买多少东西。这样,即便他想要的东西超出了清单,可以有理有据地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我们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就能够很好地避免孩子撒泼打滚,由于事先给孩子有了约定,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
二、帮助孩子学会计划和选择。
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给钱的周期和零花钱的数量,可以根据孩子年龄或和孩子商量后决定,然后除了给娃买生活必需品以外,其余的东西都用自己的零花钱来购买。
教育孩子是需要讲究方式的,所以父母们要注意,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宝宝的身心发展和习惯的养成,好的计划和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帮助。
三、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
孩子可以写出自己心仪已久的东西,然后鼓励孩子好好表现,去得到这件物品。可以通过积分的形式或者集卡的形式,比如孩子在日常生活做了一次家务可以获得一次记分或者一张"兑换卡”,20个积分或者集够20张“兑换卡”可以获取一件想要的礼物。
四、通过对比、转移等方式
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很容易被别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家长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对比别的物品等方式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别的物品上。
五、实事求是地向孩子说明不买的理由
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明因为什么原因所以不能买。譬如家里已经有一个这样的了、这个是不会爬的小娃娃才玩的、这个是很高很高的大孩子才玩的等等,让他知道这个玩具不适合他,他也就放下了。但只要不是过分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直接给孩子买下来满足他的愿望,让他知道有些可以买有些不能买。
关于能不能用“没钱”作为理由拒绝孩子的购物欲望,家长站在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看法:说“没钱”能更直白地告诉孩子这件不能买,减少孩子纠缠时间;并且能通过钱把孩子注意点转移到其他方面,达到不满足孩子不合适要求的目的。但另一方面,这样回答并不能告诉改变孩子看见好东西就想要的习惯,还会让孩子对大人产生不信任,影响亲子关系和教育效果。
本人出版硕士,从事教育行业多年,《教育家茶座》执行编辑,坚信自律改变生活,通过文字分享教育知识,感悟世间美好,以文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