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
1、贫穷的陷阱
在非洲给穷人发蚊帐这件事,就能发现这些极度贫困的人的生活与其他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也就是穷人会如何做选择?
这就是“贫穷的陷阱”:无论是付费购买,还是免费领取,这些穷人都是只顾眼前,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蚊帐对他们日后生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他们的头脑完全被当下的各种琐事占据,根本没有思考以后的事;
2、除了“贫穷的陷阱”,你是否掉过其他的陷阱?比如常识陷阱、习惯陷阱?
看了本书,抛开这些穷人和他们的故事,你是否会思考一下这背后的思维逻辑?
比如:当评价某个人时,你是否会习惯性地说出对方的优点和缺点?而事实上,对方也在不断变化当中,你观察到了吗?
这是因为你的生活陷入了一成不变的节奏中,你懒得花时间去观察这个世界,更不情愿去花费精力去深刻洞察周围发生的一切;
3、学习是照亮盲区的最好方式
假如你没有掉进贫穷的陷阱,那你是否掉进其他陷阱?掉进陷阱之后,你又该如何做呢?
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就是学习!
学习可以更新你的知识架构,接受多元化的思维体系,让你的大脑不断升级,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并不是我原来想的那样!
4、误把收藏当学习
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群人,看到网络上的免费学习资源,就赶紧收藏下来或者放到网盘里,心里想着有空了我得看看学学,实际上呢?这些东西有可能永远地躺在这里,他们并不会再来看一眼!
或许你也是这群人当中的一员;
是不是很扎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贫穷的陷阱!
把知识收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如果你不尝试去改变这种现状,它甚至会形成一种“习惯陷阱”,导致你一直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确实需要梳理一下自己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陷阱”,认真思考一下它们背后的思维逻辑,自己如何避免掉坑?
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动才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