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李煜,开创了词的时代。这一讲不是从哪位词人出发,而是从整个时代下创作的词本身出发,细腻地分析了词与诗,词与词人,词与美。
词是有旋律的。每一个词牌都有它本身的调性。比如《补破网》,它是一个比较哀伤的调整子,用它作词牌时,一般也会填进相似的情感。比如《满江红》,悲壮的调子。词牌本身有不同的调子,或慷慨激昂,或婉约哀愁,这一点是明显区别于诗的。
词长于抒情。词保留了民间歌谣的形式,非常的口语化。词更擅长把情感变成一幅幅画,比如李白的这首《忆秦娥》: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几乎每一句都是一幅独立的画面,与下一句并没有太多的关联,每一句都适合画一幅画。最后八个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读到这句脑海中就是一幅萧瑟、沧桑的画作。
词更加细腻。唐朝是一个向外征服的时代,它的一切感官都显得朝气蓬勃。五代时期的后蜀、南唐,经济非常稳定、非常富有,词中更多了一种唐朝没有的细腻感,开始转向生活、转向内心,“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以一朵花或一枚雪片的姿态体会宇宙自然。这是书本里面的一个小节标题,我的理解是以一种渺小的姿态来观察自然,感叹时间的流逝,感叹物是人非的伤春悲秋。
以一首冯延巳的《鹊踏枝》来体会: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文化中心的南移使得原有的北方塞外的文学景象慢慢转成江南的文学景象,而这种景象常常发生在春雨连绵的初春时节,它会对人的心境产生影响,作者称之为一种生态美学。
为什么会“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因为每到这个季节,春雨连绵,花慢慢在萌芽,人也感觉到自己生命内在的非常复杂的心情,好像是眷恋,又好像是颓废,还有不可知的宿命感以及对不可知的无力感。词将事件抽离,我们无法追问为什么惆怅,就像你在唱一首流行歌曲的时候,不会特别追问为什么这首歌在这里讲哀愁,讲情绪。
“独立小桥风满袖”,在某一个傍晚,有风,你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地方,衣服被风吹起。“独立小桥风满袖”其实是个人存在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饱满,也是一种孤独。饱满和孤独看起来是两种无法并存的生命状态,此刻却同时存在,大概在你拥有最大的生命喜悦的同时,一定有最大的生命感伤。“独立小桥风满袖”是一个意象,它没有直接描写喜悦或忧伤,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它所传达的是双重感情。
文人的从容。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个朝代的文人可以在政治上没有恐惧感,可是宋朝的文人有很大的自信和安全感。因为宋朝有所谓的“太祖誓碑”,继位的皇帝都必须遵守,其中一点就是“不杀士大夫”,这是宋朝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是祖宗家法。皇帝再怎么生气,可以把大臣降职、流放,但不能杀他。在这样的环境里,知识分子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如苏东坡考试时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谈司法制度的;他和宋神宗、王安石辩论新法之失的时候,策论写得洋洋洒洒,绝对是最好的政论文章。可是当他写到“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时候,你忽然感到那种柔软、妩媚的东西跑出来了。这些人身上是有两面的,他们也很了解自己有必要做一个完美的理学的信仰者。所谓“完美的理学”,是儒、释、道三者相融合、调适的一种关系。
包容之美。宋朝不像唐朝,唐朝一切东西都要大,而宋朝可以小。小不见得没有价值。他可以很愉快地去写生命里一个小小的事件、一点小小的经验,这个部分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完全”。“完全”是他把春天的灿烂、秋天的萧瑟都看到了,是另一种美学。“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以是一种美,宋代画家画的一片叶子上的草虫,也可以是一种美。
宋朝是可以静观万物的,静观万物是因为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信心,可以看到生命来来去去;你有更大的包容,不去做比较和分辨。
你会用伟大去形容唐诗,但你不太会用伟大去形容宋词,因为后者不追求伟大,它追求的是一种平静,这平静中又饱含着对生命深深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