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处理完今天的工作后,11点去图书馆开始看了《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5-6岁孩子》。在图书馆安静的阅读氛围中,读书的效率和质量都明显高了起来,三四个小时就读完了这本书。
《这样爱你刚刚好》系列图书是自孕期到大学阶段一套完整的新父母教材,0-20岁每个年龄段一本书,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精准专业的指导。书籍由儿童教育专家朱永新和孙云晓主编,所有内容是40余位国内家庭教育专家集体研究和讨论的结果。
作为一个5岁多孩子的妈妈,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收获,就是可以有一个标准来参考和指导我现阶段的育儿活动,也让我现在的一些育儿探索有了理论的支撑。
将书中摘录的、对我有启发的或我觉得未来可以分享给其他宝妈的内容梳理如下:
1.鼓励孩子大胆表达
鼓励孩子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当孩子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父母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孩子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让孩子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在事后先肯定孩子的勇气和才能,再和孩子交流刚才的“口误”。
2. 当孩子有情绪时
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不被了解的情绪。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可以这样做:
1)注意力转移法:当孩子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不能自已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
2)运动法: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让孩子在户外深呼吸、奔跑、玩耍,这样做可以释放体内的负面情绪。
3)共情法:和孩子促膝谈心,并告诉他,你理解他的感受。只需要用“嗯”“哇”“对不起”,就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
4)以身作则,适当表达情绪
5)帮助孩子冷静的小妙招
6)当孩子对某个事情有误解时,重新解释事情,帮助孩子处理强烈的情绪。
3. 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
常言道,“听过了忘记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足见做的重要性。
教育孩子到什么程度,最终还是由父母自身的品味、视野、智慧来决定。之前一个朋友告诉我,父母是孩子的上限。细想想,确实如此。
大部分家庭中妈妈都是孩子教养的第一责任人。妈妈也在努力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来达到社会和家庭对其母亲角色的期望,但妈妈在同时追求事业发展、家庭稳定、个性张扬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做好各方面的平衡也非易事,往往缺乏必要的支持。
4.家长趋之若鹜的兴趣班
兴趣班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一种情怀,追求可能的生活。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说过,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目的也不应为了眼前的考证、考级,掌握一门可以炫耀的技能,而是使孩子以后逛美术馆时在名画前驻足,欣赏它的色彩和构图,在某一个瞬间与自己的内心契合;听演奏会时感受旋律和激情,在某一个音符奏响时心潮澎海;闲暇时提笔写几个大字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感受文宇之美。
5.大班幼小衔接主要衔接什么?
除了初步接触拼音、数字和算术外,家长更应该在学习习惯、自理能力和时间规划上帮助孩子进行衔接。
6.谈教育就一定会谈的阅读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认为:“父母亲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
美国学者斯皮茨说过,“亲密依偎在一起阅读图画书时,大人和孩子一起迈入想象的空间。大人越过了自己与孩子相隔的岁月,越过了孩子与自己日常生活的界限,借助艺术的翅膀,给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现实感。”
阅读推荐
1)提前了解小学生活
【我要上小学】系列绘本
《小魔怪要上学》《大熊有一个小麻烦》《小阿力的大学校》
2)5-6岁孩子需要的书
3)给父母推荐的书籍
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才能对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专业的解释,才能让父母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有规律可循,不忙乱不急躁。
了解孩子,先从认识和了解本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始,父母可以通过阅读《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书籍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也可以通过博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窗边的小豆豆》《夏山学校》《第56 号教室的奇迹》等经典名著感性认识孩子成长中的小故事和父母的教育智慧。
7.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赋予孩子每天一次的做主权,有权利决定一件事情,是释放孩子自由天性的第一个关键。
请孩子自己整理书本和玩具,可以这样给孩子说:
“宝贝,请你把图书和乐高玩具分开放好吗?”
“你把小的书放前面,大的书放后面,这样看上去很整齐”
“如果我们每次都把玩具这样分类放好,下次拿的时候一定很方便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