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并指出“要加大治庸治懒力度,严肃查处为官不为的典型人和事,进一步弘扬正气,狠刹歪风邪气”。在其位谋其政,我们要有担当意识,敢于担当。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敢担当、敢作为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就是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开拓、不懈进取;就是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在积极开拓中作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成绩,同时积累经验、锻炼才干、提升能力,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敢于中流击水、破浪前行,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的主心骨。
“为官不为”者,抱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规避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品行的败坏,还会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庸政懒政怠政,不仅会在平常时候误事,关键时刻坏事,给改革增加成本,让发展错失机遇,更为致命的是,庸政懒政怠政的存在,会形成“破窗效应”,引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寒了实干者的心。为官不为、庸政懒政怠政,是一种软腐败,对这样的党员干部要问责,只有问责不缺席,才能让直接责任人悔、让负有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者痛,才能确保在作风建设路上“一个不掉队”。要坚决整治不思进取的“庸官”,坚决整治推诿扯皮的“躲官”,坚决整治办事拖沓的“懒官”,坚决整治装聋作哑的“木官”。整治“为官不为”,就是要让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把苦干实干能干的干部选出来,把庸政懒政怠政的干部换下去,对那些为官不为者展开问责,为那些担当有为者撑腰鼓劲,激活务实者的热情。
为担当者担当,敢于担当的干部才能如春草怒生;为负责者负责,敢于负责的干部才能如洪波涌起。责任不是归咎于别人身上,天地不是靠某一类人去顶,责任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面对风暴要有不惧的信念,在责任和压力中不断淬练自我,从这些经验中成为一个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