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我们都知道,车行驶在路上,它和地面总会有摩擦,会产生阻力。其实市场也是一样的,市场时时刻刻会存在着摩擦,而这种摩擦的来源非常多,有时候甚至是来自制度设计本身。
今天我们要讲的熔断机制,就是这样一个制度设计下产生的市场摩擦。
“熔断”这个词,咱们中国的股民不陌生。由于2015年发生了股灾,为了防止这种市场急速下跌的过度波动,于是我们国家从2016年1月4日开始,实施了一个叫“熔断”的机制。结果只实行了4天,就引起了市场的轩然大波,很多人开年就被收割得颗粒无存。
那么今天我们看一下,这个机制曾经在我们的市场上扮演过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一、什么是熔断机制
熔断的英文是circuit
breaker,翻译成中文就叫“断路器”,其实就是你中学课本上学过的,在电流超载,或者说短路的时候,要熔断保险丝,切断电路,保证用电安全的这么一个机制。
那么在股市上,当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的时候,就暂停交易,保证整个市场系统的安全,这么一个机制就是股市的“断路器”,也就是熔断机制。
听上去非常好,防止股市的过度波动,保证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安全。那就应该是减少,而不是增加了市场的摩擦。
那么实际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2015年股灾之后,我们的监管层一直是希望抑制市场的波动,所以9月之后就匆忙出台了关于熔断机制的草案,规定从2016年1月开始实施,设置两档熔断的阈值,一个是5%,一个是7%。规定大盘只要跌到5%,就暂停交易15分钟,再次开盘以后,如果再跌到7%,全天的交易暂停。
结果,2016年1月4号,第一个交易日那天,开盘就急挫4个百分点。这个下挫其实在很多人的预料中,因为经过了2015年的股灾,后来的盘整以后,股指前期上涨是比较快的。而且2016年开年的时候,咱们中国面临着好几个情况。
第一,当时是人民币汇率最恐慌的时候,市场上基本是一边倒的,汇率要破7。第二,当时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乏力。第三,就是股灾期间,我国曾经对大股东和高管的股份进行过锁定,当时锁定期已经临近了,所以整个市场的压力非常之大。所以说下挫4%,虽然下挫得很厉害,但是也没什么事儿,只要让这些负面消息的压力释放出来就好了。
但是,因为有5%就熔断这么一个预期,大家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冲动,就是在断电,或者说熔断之前赶紧逃出这个市场。果然,当天上午收盘下挫了4%,下午一开盘,只有13分钟,沪深指数就跌到了5%,然后就触发了熔断,市场交易被暂停了15分钟。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么漫长而寂静的15分钟,投资者内心的波澜翻涌。本来犹豫要不要卖的人,吓破了胆子,下定决心,赶紧出手。看到上午跌了4%,本来犹豫着要不要抄底买入的人也决定观望,不再买入了,随波逐流,差不多是唯一的决策。果然,重启交易以后,卖盘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占据了主动,整个市场差不多呈90度的下滑。仅仅6分钟以后,沪深300的指数就触发了7%的阈值,A股市场提前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收市。
更令人惊慌的事情是发生在后来几天的交易日里面,熔断成了A股市场的新常态,每天只要一下挫,就会迅速地触及到5%,接着就触及到7%的阈值,然后全天的交易暂停。
当时大家都开玩笑说,券商当时成了全世界最好的职业,因为每天下午1点半就下班了。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层在1月8号,也就是仅仅几天之后,就暂时地叫停了这个熔断机制。
二、橘到淮北则为枳
这个事情,其实引发了很多的思考和讨论。咱们的监管层也很郁闷,我们是2015年股灾之后推出熔断机制,本来就是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的。美国在1987年的股灾之后,也是在1988年推出了熔断机制,似乎效果也不错。怎么一到中国就变样了呢?
这件事情其实你要仔细想一想,并不复杂,因为无论是操作技术,还是市场环境上,中国的熔断机制和美国的都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在推出这个机制之前,美国大概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论证和研究。而我们从引入到机制设计,到实施,一共不到90天的时间。此外,美国对这个机制的波幅曾经进行过4次修改,最后才定下7%、13%和20%这三档阈值。也就是说你要跌到13%才会暂停交易15分钟,到20%才会停止交易。中国是有涨跌停板制度的,要是所有的个股跌幅都到10%,其实早就已经停止交易了。所以,中国7%的阈值其实是比美国定得低得多。
然而,中国股市的波动却比美国市场要大得多。从1995年到2014年,这20年间,道琼斯指数的平均月度波幅是4.26%,咱们上证指数是8.36%,也就是说波幅是美国的2倍。而且在美国历史上,从1988年实施熔断机制以来,27年间,6000多个交易日,一共出现了多少次熔断?出现过一次熔断,也就是说熔断在美国市场上是一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推出这么一个机制,其实是给大家一种信心保证,而不是真的要给你断电。
尤其在2015年,你如果看日度的高频数据的话,会发现从6月19号到7月10号这两周中间,盘中跌幅高于5%的起码有10次,也就是说如果当时就有熔断机制的话,那两周中间触及熔断大概会有10次以上。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在一个高波动的市场上定了一个非常低的熔断阈值,所以自然地,A股的这个保险丝就会反反复复地被熔断了。
另外,其实两个阈值中间的间隔应该是有很大的讲究的。
在讨论熔断机制作用的时候,美国的学者们曾经提出过一个名词,叫做磁吸效应。诺奖得主尤金·法玛和另外一个学者特尔泽,他们都提出,如果有了这么一个熔断机制以后,同向的投资者为了怕熔断,就会赶紧抢着卖出,加速下一次熔断的到来。本来有一个反向的投资者想进场的,他想等到熔断以后大跌,所以他会把自己的交易意愿延后。所以同向的资金抓紧离场,而反向的资金延后入场,这样子就加速了下一次熔断的到来,这就是磁吸效应。
A股市场发生的,从5%到7%的这第二次熔断,一共只用了6分钟,就是磁吸效应的最好的例证。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个股和大盘的同涨跌的幅度很小,引入一个大盘的熔断制度是防止大盘的过度波动的。
而中国不一样。在前面课程里我给你讲过,中国的个股和大盘是同涨和同跌,所以大盘的熔断机制和个股的涨跌停板其实就像一对双胞胎,看着不一样,实际上是相同的基因,起相同的作用。
按照我们金融圈里说的笑话,又搞熔断,又搞涨跌停,虽然看上去一个是针对大盘,一个是针对个股,其实不过就是一个“保险套加结扎”的双避孕措施,属于多此一举。
好了,这么一分析,你可能就明白了,为什么说美国引入熔断机制几十年,只熔断了一次,而中国引入熔断机制几天,熔断就成了新常态。这坏处在哪里呢?就是当熔断成了一种新常态以后,完全打断了市场的预期。而我们都知道,金融市场上是靠什么运行的?我在前面一再地强调过,一个稳定的市场是靠稳定的预期来运行的。所以你打断市场的预期以后,自然会造成市场的更大的波动,引起市场的信心崩塌。
你想,为了保护一幢楼的电路,于是天天不停地全楼拉闸停电,你猜猜最后会是什么结果?一定是人们决定赶紧撤出这幢楼,不再回来。
比较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次中国的监管层当机立断,在几天之后就立马纠错。
所以我们说,制度和物种一样,即使是好的制度,也只能生存在自己的环境底下,换了土壤,就会结出不同的果子。
今日概要:
今天的最后,想给你一道课后的思考题。这两天我们谈的这些内容都是非常金融专业化的,今天我们在课程里谈到了一个观点——即使是好的制度,也只能生存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这也就是我们古话所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我想请你结合今天的课程,也联系一下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有没有这种情况——别人一个特别成功的经验,移植到你身上的时候,结果就不灵验了。或者说你有一个特别成功的经验,或者一套方法论,结果放到其他人身上,就变成了灾难。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或者你的朋友会怎么处理呢?
好了,欢迎你把你的想法和思考放在留言区,跟我们的同学一块儿分享,让得到能够从我们15万同学的经验中吸取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