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和孩子的平等交流

妈妈给儿子可宝买了两盒烟花,孩子喜欢的不得了。外出吃饭的时候就要拉着我陪他去玩。用打火机点燃后,火花四射,确实很惊艳。但我仅仅维持了几秒钟的欢乐之后,就是无尽的担忧。因为握柄很短,很担心火花溅到他的眼睛,尤其是他挥舞着烟花棒、还到处跑、举过头顶仰天观望。我情不自禁“命令”可宝“必须把烟花放低一点,不能到处乱跑”。其实这样的“命令”效果不是很好,虽然可宝也在当时有所约束调整自己,但很快又“明知故犯”了。说到孩子如何能够做到你想要他做的,这应该是每个家长都经历过。根据你的“经验”,如果孩子不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很有可能就会……。其实我们的“经验”一定靠得住吗?其实我们也可能没有亲自体验过、只是把以最坏的结果来衡量这种行为到底恰当与否,但孩子是没有你所谓的“经验”,所以他很难理解我们在说什么?在孩子眼里,他只有好奇心,没有“最坏的结果”,所以,当我们简单的制止时,孩子仅仅是碍于你作为父母的“权威”、甚至是“威胁”。但你又无法在当时立刻阻止他继续玩下去,久而久之,他也就觉得,相比于好玩,你的“尊尊教导”就只是“说说而已”了。这也许就是我们越想去“教育”孩子,越发现孩子“喜欢和我们反着来”。其实不是反着来,而是与我们的预期相反而已。说到底沟通时还是要找到共鸣点,没有合拍,奏不出和谐的音乐。要同频共振,还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世界,如果你高高在上、以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你是看不到孩子眼里的世界。所以不是孩子“调皮”,而是我们大人“无视”孩子的真实诉求,只会用最偷懒的方式,“随便”发表自己根据经验得出的“建议”。而经验要发挥作用,往往受很多因素约束,简单搬出来“塞给”孩子,不仅不一定有效,还很不公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