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反思这个习惯,为什么对我们很重要?
在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中,提到的第三条就是“要每日反省”。
我们每天大大小小都会遇到一些问题。
问题的症状是浮在海面上的一层冰。
如果我们面对问题,只是否定自己、逃避问题或者只盯着症状,那日后这样的问题还会出现。
而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到问题背后的本质。
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是不是我们的思维出现了问题。
我们只有找到海面底下隐藏的那部分,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那每日反省如何来做?
我们每日的反思其实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我们对自身及行为的反思及记录;
二是我们对时间利用的反思及记录。
01 自身及行为的反思
在读冯唐的《成事心法》时,发现在自我管理那部分,冯唐多次提到曾国藩的一些言论和事迹。
由此,我在前段时间,有特意去搜寻关于曾国藩的书和文章。
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也是浑身处处都是毛病。
并不是那么完美,浮躁、脾气差、骄傲自大等等。
但他就是通过每天写自省日记,来正视和克服自己的弱点,一写就是三十多年。
并且经常把自己的日记给朋友点评,希望朋友能指正自己的问题并监督自己。
还有一位伟人,本杰明.富兰克林也是如此。
富兰克林列出自己需要培养的美德,他培养美德的方式就是每日反思。
看看自己在哪条美德上做的不够,有瑕疵。
他一段时间重点关注一个美德的养成,
会在这段时间集中反思记录自己在这个美德方面有什么不足。
这样的自省方式,可以让我们在习惯和品格上逐步完善自我。
除了对自身的反省,我们每天也会遇到各种事情和情绪。
焦虑、否定自己、不自信、自责等等。
那面对每天产生的让自己不舒服的情绪,我们可以尝试向自己提问:
️ 发生了什么事情?
️ 对这件事情的感受?
️ 这件事情发生时,我的心理表现和情绪是怎样的?
️ 我是如何解决的,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 对以后有什么启示,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问完自己这五个问题,我们就接受事情的发生,情绪的出现。
那是当下的自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最好的处理方式。
要允许自己有负面的情绪和对事情处理不够完美的状态发生。
我们还有很长的人生,会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成为期待中的样子。
02 对时间的利用的反思
我们可以每天睡前问自己五个问题:
️“回顾”自己今天做了什么;
️“盘点”所做事情都有什么产出;
️“计算”在这些事情上花费了多少时间;
️“反思”哪些应该做,哪些不该做;
️“改进”自己的时间花费。
反思最大的作用在于让我们放下对自我的批判,对自我的否定,成为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人。
不要害怕遇到的问题,经过反思的问题,背后是成长。
不妨让我们一起慢慢实践这个“每日反思”的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