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没边了,管不了了!没边儿,就是破了行为的边界了。 作为父母, 我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烦恼?
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说:“孩子——以及所有的人——需要的,是爱加上界限,而不是只能二选一。设定界限的经验法则是: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 ”
作者给了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情境:晚上很晚了,孩子还没刷牙。(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以往,这位妈妈会这么说: “快去刷牙,快去,我已经跟你说了四次了,我不会再说了。”
后来她用了“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 的理论,是这样说的: “今晚我真的很累,我实在不想听我自己唠叨你去刷牙了,现在可以请你主动去刷牙吗?”
孩子照做了。
为什么界定孩子的方式不管用?这位妈妈做对了什么?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为什么界定孩子的方式不管用?
第一,换位思考下,当我们被指手画脚的界定时,内心感受如何?没有人喜欢被界定或被告知他需要怎么做,尤其是他认为自己不需要的时候。
试想一下,当一个销售一直在向我们推销我们不需要的产品。或者,在单身,或还没生孩子的时候,被身边的好心人催婚催育。我们心里的潜台词是不是那句:谢谢你的好心,但是我叫你过来了吗?然而,这种靠近的方式,还是不那么有攻击性的。
如果当我们没有主动意识到自己需要做什么的时候,别人对我们要求或命令呢,我们会不会炸?孩子也如此,我们对他界定的事情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做什么, 或者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那么他就会产生抵触心理。
其次,界定孩子时,如果我们说的是空话,孩子就更不会当一回事。借着上面这个案例说,妈妈说她说了四次后,就不会再说了。如果说了4次,孩子还没有去做,妈妈会不会说第5次?极有可能!然后继续唠叨下去,妈妈的话只是空洞的威胁,给孩子留下了言行不一致的印象,信任度下降。
还有一点,我们界定孩子时的底气,极有可能是认为自己说得很在理。完全理智在线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真实感受,这样会导致沟通变得特别困难。孩子也越来越擅长编造合理的理由,要求也越来越多。
那么,这位妈妈做对了什么?
她用了“我”语言,即用“我陈述句”来设定界限。这样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当我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时,用”我感觉”,而不是“你应该”,孩子会感受到我们的真实与温度, 渐渐地放下防御,用心去回应和体谅。
当我们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时,孩子会感觉和真实的父母在一起更舒服。 比如这个案例中,妈妈需要他主动刷牙,是因为她自己很困了,不想再唠叨了。而不是孩子困了,需要睡觉了。因为“孩子困了,需要睡觉”,可能并不是事实。 孩子被扣上“事实的帽子” ,可能会觉得父母虚假。所以,真实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就好,不用担心这样会显得自私。父母是真实的人,不是神。
如果用“你语言”,我们很容易用上负面的话语,比如:“你不要,你不可以。”孩子会感觉是被拒绝,被推离,而不是被鼓励,被邀请去做一件事,内心感觉孤单又愤怒。
另外,再说上一句,当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把心安放在当下,和他在一起,孩子会感受得到。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