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标题之所以加这么多的限定词,是为了能够尽量体现理性、客观。中国以外区域的就业真实情况不太了解;35岁是一个大概的年龄范围,也有可能是38岁;职场,代表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不代表其他组织形式;以社会群体为对象,特殊个例不在讨论的范围,比如马云、任正非等。
中国职场35岁“分水岭“现象是真的存在吗?是否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焦虑?或者别有用心者有意制造和贩卖焦虑?近二十年以来,中国职场35岁“分水岭“就像是女性就业一样,歧视不明说,但明摆着。企业进行社会招聘或内部晋升时,人力资源管理者或公司领导们对候选人年龄要求早已达成共识,一旦超过某个界限,比如35岁,就将被排除在外。打开58同城、智联招聘、猎聘网、中国人才热线、Boss直聘,浏览一番,对这一点就会有更深的感触。也有人会认为, 35岁以上的人,不是通过常规招聘渠道去物色,可能是内部培养,比如阿里巴巴、万达这些大型企业35岁以上的人很多。看看HR部门每年年终总结,分析本企业的年龄结构,一旦平均年龄偏大,超过35岁,明年的工作计划中就会有人才结构年轻化的规划,至少在深圳的企业尤其如此。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35岁以上的人是通过猎头或熟人介绍工作,即使是需要动用猎头的高端岗位,年龄的限定也只是一定程度的放宽,到38或者42岁,而且,这类岗位所占比例很小。35岁之后,如果晋升无望,要么接受现实,在现在的岗位上矜矜业业;要么焦虑着寻找其他的机会,这也是斜杠青年和创业盛行的一个原因。分析身边的朋友、同事,后者居多。总体上来说,35岁是是否持续上进或上进是否有效的分水岭,或者说是拉开同龄人职业差距的关键时间节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分析35岁现象,有利于理解35岁人的去向。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水岭”?
从社会角度看:中国劳动力人口多,劳动力还不太稀缺,企业人才供给丰富;社会发展过快,信息更新快速,市场变化快,对人才适应性要求高,也造成对年轻有为(过早成功)崇拜。
从企业角度看: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其商业模式中,对于需要有经验的人不多,需要更多的是能冲、能拼、听话、要求少的人,而有相当管理经验的人,在中小企业中,可能发挥不了多少价值;有些企业是在跟风,看到同行招聘时有年龄和学历的限制,自己也这么限定,根本没自己的选人标准;有些企业认为这些人要价高,会导致企业人工成本高,这方面需要经过实际的调查,众所周知,工作经验换不了身价;在产业链靠上的企业尤其明显,靠下的则不太明显,比如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建筑总包、建筑施工。
从群体角度看:思想固化,尤其是不关注外界环境,埋头拉车的人,经验有时候也是桎梏;精力不济,20出头的小姑娘和小伙子,可以每天加班到一两点,早上八点照常上班,而且是日复一日,35岁之后拼不了、拼不起;现在信息和知识获取很容易,年轻人只要肯干,可以在短时间内成长起来,三至五年就能独当一面,靠时间积累的经验优势不明显;现在年轻人除了思维方面的全面性较年长的人差一点,其他方面硬实力都很好,英语、日语、法语说得溜溜的,跨界的能力都很强,做个HR的会设计、会剪辑、会摄影、会写软文,能玩各种流行的东西,35岁之后的人,反而会没有这么全面。
企业里35岁以上的人比例肯定是比较小的,到了这个年纪以后人都去哪儿了?社会、企业、群体当中的人该如何做呢?
首先,随着老龄化和延迟退休,内地会出现香港和国外一样,老人一直工作,老龄化趋势会缓解这种现象;其次国家提倡“全民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创业氛围、提供创业机会,有报道称,在深圳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一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各大办公楼里的孵化器座无虚席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深圳是比较难观察到中年人的职场去向的,因为深圳的年轻人太多,中老年人太少,有个统计数据,在深圳领养老金的人口,占总人口不到5%;农村城镇化进程和部分企业迁往内地,内地的就业机会将越来越多,回老家是深圳35岁以上的人的一种选择。
随着企业商业模式的沉淀,往深处扎根,更加追求专注,而非短平快的赚钱,对于人才的包容性将更强。企业打开组织有形和无形的边界,依据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当前业务目标来制定人才标准,而不是一概设定年龄和学历的标准。
对于个体而言,社会有社会的规则,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年龄限制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限制大多数人,个人要努力的让自己成为少数人。
顺利翻过35岁“分水岭”的人,过往有成功的事实。在35岁之前,认真、踏实的工作,不仅仅是混时间、混工资,而是真的能做出可量化的业绩,让自己35岁之后的简历厚重一些。作为过来人,深知其中的不容易,因为每个人在这个阶段需要完成的角色转变太多,从学生进入职场,从普通员工到管理者,从父母的孩子到结婚、生子、养育孩童,这里每一件事情都关系重大,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被撕扯着,是这个阶段的人最突出的感受。这个阶段的时间规划尤其重要,不是以月或周来做的,而是以三年、五年、十年来做的,趁早做好自己的规划。
找到自己的指北针。人一辈子想做的事情很多,能做、可做的事情很少,回归内心,哪个是你真的可以做,想做,别人也需要的事情呢?做这件事情,80岁回首,仍不后悔。这个指北针35岁之前可能是模糊的存在,但是也能够为你指明方向,35岁之后,它将越来越清晰。
在细分领域深耕。我的MBA和EMBA的同学,都认为读书是来拿人脉圈子的,之前的职业发展理论认为,人应该补短板。最新的理论则是认为人应该发展长板,短板靠团队去补。那么,这就意味着,你得有自己的长板,明显的长板,让别人需要的长板,这样才有人愿意去补你的短板。而不是单纯的去找人脉,因为人脉不能强拉来,也不能讨好来,只能吸引来。在细分的领域深耕,直到它成为你那不可替代的长板。
打造PDCA的能力循环圈。我在咨询公司的同事,也有不少离职之后自己成立公司的,但都不能坚持长久,反而是我,撑的时间最久。我分析了一下其中的原因,他们之前一直在咨询公司从事咨询顾问的职位,专业上是有一技之长的,但是这种一技之长只是PDCA循环其中的一环。如果要使公司长久的生存下去,还需要有市场开拓,理解客户的需求,商务谈判,交付项目,维持客户关系等能力闭环。
不设限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剧中的王漫妮,三十岁计划去到国外留学,并积极的做着各种准备。这何尝不是一种跳出世俗,挑战自己命运的勇气呢。35岁之后,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羡慕他人,接受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也不再羡慕别人拥有的资源,发现自己能做什么,并积极去做。这时候,反而是一种真正的淡定,也是一种霸气。
总之,跨过35岁这道坎的方法有千万种,每个人都不一样。原则只有一种,那就是善于总结和利用有限的优势资源,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随环境变化、创新,以适应社会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