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年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叫做断舍离,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一位叫做山下英子的日本人,她还给自己定义了一个职业叫做杂物咨询管理师。
断-舍-离这三个字,本身就有种干脆、直接的感觉,一下子就戳中我这种一直在寻找次序感的人的内心需求,为此我买下山下英子写的三本有关断舍离的书,真的是反复读过几次。一言以蔽之,断舍离的核心思想不是简单的对物品的收纳,而是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于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剩下整理的时间、空间和精力。
按照书中的讲法我做了一些尝试,大致的收获有三点,首先大大减少购买不需要的东西,首先是不再看打折广告,对于在购物车的东西,再下单前还会再想想,到底是因为用的上,还是因为价格便宜,如果仅仅是便宜,那就果断放弃;舍弃身边不喜欢或者用不上的东西,穿了一段时间的跑鞋,鞋虽然还可以继续穿,但提供的保护功能已经大不如前,我也会找合适的机会舍弃;第三点是提升了自己的品味,东西虽然买的少,但都是自己喜欢和愿意一直使用下去的。
最近看到的几本书,我认识和了解到断舍离背之所以可行有效,并通过断舍离可以减少焦虑,提升人的幸福感,本身是有其科学依据。
《自控力》凯利-麦格尼尔格。我从书中得到的启发是,人的自控力是宝贵的资源,有限且会被消耗掉,做选择就是消耗自控力的大坑,一旦在选择中消耗了大量的自控力,那能留下来给做正经事情的自控力就会少,这样正经事的效率就会变低。减少给自己做选择的机会,将有限的自控力,放在最该使用的事情上。对应在购物方面,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物资极大丰富的时代,焦虑和痛苦不是来自于无法获得需要的物品,而是在于选择太多无法做决断。
《见机》丹尼尔-平克,我从书中得到的启发是,做事应该从能量角度考虑问题。一个人的能量输出是有起伏的,不能在任何时间都出于高能力释放的状态。所以得管理自己的能量,把自己宝贵能量用来做重要的事情,减少要做事情就是一个好办法,把省下来的能量用在重要的事情,把重要的事情做好。
按照上面的实践和体会,进而形成了在购物方面的原则:
1)是否购买一件物品,要看能否有足够的时间花在它上,而不把价格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比如iphone 虽然价格比较贵,但属于每天都会高频用到的物品,因此会毫不犹豫的下单。
2)减少选择,维护一个自己喜欢的品牌清单,相同的物品按照清单品牌重复购买,以减少选择的次数;慎重的增加新品牌到自己的清单中。
3)一件物品只有被使用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因此那些对我来说不合适的物品,不会因为沉默的成本,一直囤积在手上,会想办法让它到真正需要它的人哪里。
最后再附上自己是买过且买过不止一个,并且打算一直会买下去的物品和品牌。
手机和平板 iphone ipad
笔记本 thinkpad
户外抓绒衣 巴塔哥尼亚
内衣 舒雅
跑鞋 亚瑟士
皮鞋 ecco
耳机 音箱 bose
运动手表 佳明
牛仔裤 lee
相机包 thinkt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