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过去了三天,大家过的还好吗?
Trick or Treat?
生活也是不给糖就捣蛋,换句话说,你越悲观的看待生活,生活反馈给你的就越是负面。
在这一年里,大家都经历了许多:
社畜们过了许多年来最长的一个春节假期,阖家欢笑。
小厂倒闭,大厂裁员,年过40的夫妻二人经历疫情裁员,拿着简历奔波...
而我也在今年做了一个最为勇敢而深刻的事情——制造业转行新媒体。
或许我是在作死,或许我也只是应和着今年的不寻常。
说在前面
即将26岁的我却选择了转行,这里只剩下勇敢而深刻的故事:
从以前打工的衣食无忧,到离开工厂担心日常生计。我回到这个陌生的家乡城市,一眼的茫然让我每天开始担心自己的选择。
老家朋友们总是说今年大环境不好,你这样不是在作死嘛,回了家,小县城两三千的工资能干嘛,市里的房子都TM已经1W5了,谁去年买了房,今年都涨了几千,谁家拆迁又拿了多少钱,政府还给补了房,此消彼长,滔滔不绝...
可是谁又会去想过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它绝不是想长大了能买得起一个90平的房子。
步入社会后,总是悄无声息的被动灌输现实,半泽告诉我们 “活”下去且“活”的有点儿意思,二者缺一不可。
我之前在某世界500强的一个台湾企业,台湾企业中的组织架构就和《半泽直树》中的一些晋升路线是差不多的,作为公司职员,你一眼就可以看到10年后的自己。
从事两年的测试工作,我曾经历过很多身边的人离职,对于工厂来说,裁员都是一个磨掉你耐心的过程,你没有耐心,公司就不用给赔偿款。
今年疫情刚来时,在家无法返回公司,留在公司的产线员工基本还是正常运转,直到原材料供应不少,产线长期调休导致到手只有2000底薪的他们无法在那个城市生活,终于选着提桶跑路,另谋生路,后又等到疫情好转,又有了像富士康贴出的万元返费,疯狂招工。
出工厂门口的保安只会按照你是否坐办公室来区分员工是产线的还是其他的。本科毕业的我,虽然也是在实验室-产线-办公室交叉着跑,疫情之前,基本上一个星期一休,为了能够多挣点钱,有的人甚至选择了周末申请加班。
我曾见过全年不回家的一个父亲,每天下班了只能微信视频哄着儿子叫他爸爸。
也曾看见过学校送来实习的小姑娘被产线无良少年带出去夜不归宿。
骇人听闻的是某宿舍里有员工再也没从那张80*180的床上爬起来过。
厂子里多的是干了十几年的大叔阿姨,在这里待了这么久,再也不“甘心”离开这里了...
《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告诉你,这些围墙很有趣的。开始,你恨它们;接着,你适应了它们;时间久了,你开始离不开它们。那就是被体制化了。
而我也承认是个被轻度体制化的人,没有想法,每天就打发在公司里的时间,玩着手机,应和着领导们的家长里短...
工厂里的工作每天完成了即可,重复着某一件简单而纯粹的事情,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我想究竟是我活了365天,还是活了一天,重复了365天。
我记得我曾在工作满一年的时候找过课长聊过天,我说我每天需要在工厂待满将近13个小时,我都忘记了自己喜欢什么,每个周末都在宿舍躺尸,也不愿意怎么出去,然后一闭眼又迎来了新的周一...
竟红了眼眶,差点没忍住哭了出来。
我的裸辞并不是因为自己一时头脑发热,只是出于害怕和对希望的憧憬。
我害怕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更憧憬着自己能够换一种生活。
于是我也成为了提桶跑路的一员。
关于方向
好像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别人该怎样生活,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样,就像释梦的老妇人,不知道如何把梦变为现实。
我们总是在听别人讲述自己的生活,却难以活得像别人,我们这代人好多都被父母规划好了方向,靠着父母,实现了和别人差不太多的生活。
朋友去年借钱强逼着父母赞助付了首付买下了市里新开楼盘的一套房子,因为别人有的,自己也得有,今年开春进厂打工追到了产线上的一妹子,盘算着能够早点结婚,时不时都在自嘲自己没有方向,熬不下去了就看看自己手机银行还有几十万的贷款要还,不配二字挂在嘴边,进厂、卖房、摆摊、销售,什么都做。
和朋友吃饭时,酒过三巡,面红耳赤的说自己没有未来,活得好累,交房前每一天都是折磨,自己怎么都得熬过去...
父母看着我大学毕业进了厂子,又不是在产线上劳累,工作也稳定,钱不多,好在不用二老操心,子女步入社会,健康平安就好。
我是一个唯心的人,出于工厂的简单工作,已经让我放弃去思考比较难的问题,自己平日就喜欢看书,都是杂书,拈来就看,不分好坏,写写随笔,发发牢骚,仅此而已,这却成了我方向的奠基,我尝试了去分析自己,甚至还找了一堆方法,什么性格测试,MBTI职业测试,最后用Ikigai方向测试确定了自己的方向。
其实在我看来选找一份工作很简单,但是钱多事少,哪有那么容易的,老一辈总说吃多少饭,干多少活,此言非虚。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却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我挺羡慕大学班里的学习委员,她就是奔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她说大学只是一个小社会,走完了流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进入真正的社会了,就该去走自己喜欢的路,现在在成都做瑜伽教练,也乐在其中。
艰难前进
常常象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文化苦旅》
上面那句话大抵就是我现在写稿的样子吧,我是喜欢去写东西,写出来的固然粗鄙不堪,也是一种开心,但是写不出来,何尝这不是一种折磨。
我在自己的公粽号中把菜单栏搞了一个学习苦旅的分区,时常觉得学习是一条苦旅,看到别人学习的融会贯通,自己索性就失去了脾性,找不到方向,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窜。
也时常在想,转行新媒体运营是否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在学习理论的时候,知识的填充能使我精神层面变得丰满而理性,看着微信、微博、知乎、简书、抖音、小红书、豆瓣等等系列多媒体平台,深切去感受——运营无处不在,立志未来要做一个有良心的运营人。
每天记了很多笔记,梳理所有知识点,再放到自己的公众号中进行复盘,我就以为已经拿到了操作说明书。
但现实总是骨感的,在实战操作中,惨不忍睹,一败涂地。
知乎引流,公众号引流,SEO优化,都是技术活,以前在工厂的简单枯燥和不需要动脑子的惯性是现在拖累自己学习的后腿。
我有时候实在都已经找不到去驱动自己前行的力气了,想着何不就躺倒在沙发上,脑子一片空白的得过且过。
人呢,总是趋于安逸的生活,而忘记了自己曾经为何远离苦痛,我也不仅仅是做过一份工作,去安能物流开过电叉车,恐龙园边上的酒店干过服务员,我怎么就不能走到底了?我的犹豫只是因为我想要的还不够浓烈,我不愿意再回去了。
一个个项目的完成,自己还是踉踉跄跄的艰难前行,毕竟我命由我不由天。
现在应该叫做后疫情时代,有的人破产,有的人失业,有的人跳槽,有的人缓慢前行稳中求胜,有的人选择继续狗住。
这场灾难让很多人都回到了起点,也让我更加懂得,道路艰难,有时候不在乎你跑的有多快,而是在乎你跑的有多久。
未来可期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大学的时候有学长对我说,我们的未来都是星辰大海,未来谁都无法预料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总要抱着希望前行,才能未来可期。
奔三年纪的人,大家都在忙碌中琢磨着如何三十而立,二十不惑早成了流年笑掷。
我朋友嘴上说着没什么理想,但是也在考虑自己三十的样子,两年交房期的煎熬等待,其实也已经熬过了快一年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死路。
不少人可能会diss我说工厂这件事情,我并不是对制造业存在偏见,只是因人而异,这些工厂撑起了整个世界,他们存在的意义显然是很必要的,也许未来对于工厂的人们来说,会变得更好,工作环境会变好,制度也会更加完善,但它终究不是我的理想地。
大家都知道转行穷三年,可亦知道不转毁一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无法知道某件事物对你的好坏,但是我只相信自己的切身感受来的最为实际。
世间多的是不能感同身受的事物,我回首,剩下的都是勇敢而深刻。
瑞德说,记着,希望是件好东西,没准儿是件最好的东西,而且从没有一样好东西会消逝!
我学习新媒体运营是为了去找到自己的理想环境,也是为了离开工厂的“那堵高墙”,我希望能够得到一份新的工作,也希望自己能够活得开心!
最后送上海桑一首诗,希望有人会喜欢,未来充满了不确定,顺其自然,不悔于心。
做好自己,因为别人已经有人做了,心怀希望,才能未来可期。
也祝你我都能跑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