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A1:</h1>
<blockquote>
<h6>近一周的主要的时间黑洞类型为:手机时间黑洞、拖延症</h6><li>手机时间黑洞</li><em>马斯克说过:现在人类生活在现实世界的概率为20亿分之一。</em>
没错,我就是个重度互联网用户。手机是碎片时间消耗大户,至少80%的空闲都在用手机。有时候,下班回到家后,刷完微信、知乎、微博、B站之后,才开始做计划中的事情。
上周二下午,空闲时间准备在电脑上练习“双拼”输入法。然而当我拿出手机准备翻出键位图时,一条推送来了。条件反射般的点开....然后玩了1个小时的手机。好可怕!
<li>拖延症</li><em>日常工作最易拖延。</em>
当任务来了第一时间就是等等再去做,一般都要延迟10分钟之后再做。拖着拖着就下班了,然后明天再做。获得“职场老油条”成就。
<h6>最容易浪费掉的时候是工作时段、黄金时段、假期</h6><li>工作时段</li>工作时段,占据一天当中大量的时间,充满大量碎片化的时间。
然而,工作间隙精力无法集中,时常刷刷手机1个小时就过去了,这样时间就被白白浪费了。<li>黄金时段</li>借用电视的黄金时段(19:00-21:00)的概念。通常此时处于饭后散步、聚餐、参加活动状态。空闲时容易陷入手机时间黑洞。
上周五临时被朋友拉去“改善伙食”,原计划晚上学习Python的接口。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对于临时的无效社交活动,原本可以改期或者不去参加的。
<li>假期</li>上了五天班,周末一般都在放松的。几乎没有好好安排周末的大把时间。偶尔参加一些兴趣活动,如上周末参加了巡影季的旅拍分享活动。
</blockquote>
<h1>A2:</h1>
<blockquote>
<h6>时间黑洞的规避</h6>我的时间管理从两个月以前才开始的。
看过几本时间管理的书如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艾力《你一年的8760个小时》等。意识到时间不能被管理。
提高自控力才能本质上才能充分利用每一天宝贵的时间。
<li>记录时间</li>我利用34枚金币的时间管理的方法,建立属于自己的使用时间的记录表,每周通过区分每个时间段的使用情况来统计了解时间的花费情况。
<li>按照SMART原则制定计划</li>制定不同期限的的计划,实现步骤分解到每天要做的事情:
长期学习计划:美术
中长期计划:成为会编程的独立摄影师
短期计划:学会双拼输入法,参加PPT竞赛,成为拆书家。
<h6>下周计划</h6>
<h6>解决措施</h6>
在计划学习的时段内手机关静音。
及时记录时间利用情况,严格按照时间管理原则来执行。
当出现偶然的突发的状况时,因做好“现场保护”(编程术语)待突发事件完结后,第一时间恢复现场。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