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有感

      作为一名教师,讲台就是我们的工作站点,粉笔就是我们的利器,学生即是我们的伙伴,也是我们要征服的对象。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必须要不断深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学生的成长,适应社会的变化。

      这个假期我学习了韩素静老师的《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这本书,从书名就能感受到,这本书有的更多的是关于语文教学的最实用的,也最符合教学实际的专业解读。书里共有四辑,第一辑:课堂要落在实处。里边重点讲了语文教学的重点扎实练习识字,扎实练习读书,扎实练习写作和有效朗读。其中说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也是语文课标里的一句话。的确,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我们作为老师能做的其实就是用自己的经验,遵照一定的标准去带领带动学生感知所阅读的内容的体验性,这一过程不是强制灌输,也不是生拉硬套,而是让学生自主的走进文本空间,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不能只满足于赶进度。通过对比教学,发现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并因势利导的解决问题。

      书中还提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暴露问题和改进问题的过程。在这中间我们要抛开资料,用思考去咀嚼文字。在课堂上要多分享老师的老师和热情,用这些来感化学生,引发共鸣。语文的根其实就是“查字典”和“诵读”。任何一节课都不能丢了所谓的“根”。我们的语文课堂还要讲究动静结合,就是所谓的动眼、动口、动手,做这些的目的就是加强记忆,便于系统复习。外动是形式,内静是根本。目的还是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想象,获取思维和揣摩文本中心,形成自己的认知。

      书中我还比较欣赏这句话:不做知识的搬运工,唤醒文字,拥有自己的思考,认真对待教育的细节。希望自己也能早日参透书中的精髓,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