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长安那天,天上下着小雨,宛如冯嫽的眼泪,有悲情,有不舍,还有坚决。
汉武帝太初四年,汉家公主刘解忧奉皇帝之命远赴西域乌孙国和亲,公主亲自挑选了数位侍女一同带往乌孙,冯嫽便在其中。
临行时别的侍女皆有亲人前来送别,惟冯嫽无亲人可告别,她想起自己的出身不禁潸然泪下。她的出身甚是低微,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卖给楚王府当侍女,长大后她也曾四处寻找父母双亲,但都以失望告终。这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虽然命途多舛,但并不灰心丧气,她也想读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她去求管家让他安排自己给郡主当陪读,这样她便可以学些东西,将来必有所用,幸好管家仁善,答应了她的请求。当陪读侍女的十来年间,冯嫽遍览群书,可谓是获益匪浅。
当解忧公主在王府之中挑选随行侍女时,冯嫽便向公主毛遂自荐:“公主,奴婢冯嫽愿意随公主前往乌孙,望允。”
解忧公主看着眼前这个柔弱却眼神坚定的女子不禁大惊,无人不知西域苦寒,侍女们大都不愿离开这繁华长安远赴那荒凉之地,而这个叫冯嫽的女子却自愿前往,实在教人不解。
“为何请命赴那苦寒之地,你可知众人皆唯恐避之而不及。”解忧公主问其缘由。
冯嫽说:“和亲乃是国之大事,功在千秋,公主远赴乌孙,为的是黎民百姓,大汉安危,奴婢虽位卑但未敢忘忧国。”
闻此言,在座之人皆交耳称赞。
解忧公主与冯嫽一番交谈之后,发现她虽然身为侍女,但却与其他侍女不同。她端庄典雅,颇有大家闺秀之风度,最重要的是她学识渊博,知书达理,聪慧漂亮,与解忧公主谈天说地。公主非常喜欢她,立即答应带她一起去乌孙。
远赴乌孙,冯嫽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前路漫漫,然而她心向往。
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地莽平,天多雨,多酷寒,山多松。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而居,与匈奴同俗。
八千里路,山高水远,冯嫽始终陪伴在解忧身边,鼓励她,安慰她,为她解闷,给她支持。解忧公主与冯嫽感情日增,两人遂以姐妹相称,互为帮扶。
冯嫽到乌孙后立即展现出她能言善辩,沉着稳健的一面,她善写隶书,与解忧公主相互慰勉,立志安居乌孙,不负使命。她很快便适应了乌孙的气候与风俗,她常驰马牧场,出入毡帐,结交朋友,不过几年时间,她便已通晓西域的语言文字及风俗习惯。她为解忧公主出谋划策,成为了公主强有力的左膀右臂。公主感慨道:“真想把你永远留在我身边,我离不开你呀。”
天山脚下,不止有美丽的雪莲,还有骑马射箭的好儿郎,冯嫽在乌孙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珍贵的那个人,他们相遇在天山脚下,在雪莲开的最美的时候。
在长安时冯嫽就听说过天山山脉的天山雪莲十分罕见,到乌孙后她总想着去亲眼看看传说中的“百草之王”——天山雪莲。难得有一日空闲,她便独自骑马来到天山,踩着碎石一步一步往上爬,她已经看到了一朵怒放的雪莲花,她朝着雪莲伸出手,想竭尽全力够着它。
脚下碎石突然松动,冯嫽从山腰坠落而下,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腾空而起,伸手接住了他。
冯嫽抬起头来,一张坚毅而棱角分明的脸庞映入她的眼帘,她觉得他好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
男子轻轻放下冯嫽,以乌孙人的礼仪问她:“冯姑娘,您可安好?”
“无恙,谢谢将军。”冯嫽从男子的穿着打扮上看出来他应该是个乌孙将军,但是他居然认识自己,难道他们真得在哪里见过,她开始努力回忆。
冯嫽还是忍不住问男子:“将军,我们见过面吗?”
男子笑道:“冯姑娘跟随解忧公主不远千里来到乌孙,我国上下,谁人不识。”他抬头望了望那朵雪莲,又对冯嫽说:“姑娘勿忧,我去为姑娘摘下那朵雪莲。”
未等冯嫽反应过来,男子纵身一跃,攀上山腰,摘下雪莲,轻松落地,将手中的雪莲递到冯嫽面前:“送给你,冯姑娘,你就像这朵雪莲花般美丽无瑕。”
冯嫽接过男子手中的雪莲花,洁白无瑕,闪闪发光。她向男子道谢:“多谢将军。”
男子扶冯嫽上马,道:“冯姑娘,天色已晚,我送你回王宫吧。”
冯嫽看了看暗淡下来的天色,轻轻点了点头。
冯嫽和男子一左一右骑着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慢慢地向前走着,男子向她请教中原风俗面貌,她都一一作答,由于她已完全掌握乌孙语,所以两人说话毫无障碍,非常愉快。
不知不觉便到了赤谷城王宫,在宫门口,两人停下来,男子向冯嫽告别:“冯姑娘,王宫到了,在下告辞。”
冯嫽向男子道谢,望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茫茫草原,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自己忘记问男子的姓名了,也不知道他们以后还会不会再见面。
她看了看手中的雪莲花,依旧美丽夺目,她握紧雪莲,将它放在鼻子下,心有他影,细嗅清香。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冯嫽正在房内望着雪莲发呆时,解忧公主突然来找她:“姐姐,有人来向国王求娶你为妻,虽然我很舍不得你,但是也不能误你终身大事呀,看来我得给你准备嫁妆喽。”
解忧公主拉着冯嫽就要去见那个求婚者,可冯嫽心里想得却是那个为她摘雪莲花的不知名男子,她哪有心思去见别的男子。解忧公主见冯嫽神色奇怪,就问其缘由。
“公主,实不相瞒,我已有心上人了。”冯嫽对解忧公主如实相告。
解忧公主劝她:“可是国王已应允了,求婚者就在外面等着,姐姐先去见见可好,你若不愿,我再另找托辞推掉这门亲事。”
冯嫽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跟解忧公主去见那个求婚者。
来到堂上,冯嫽抬头看去,竟然发现那个求婚者就是前几日在天山山脉帮自己摘雪莲花的不知名男子,就是她的心上人,她不禁又惊又喜,难道这就是缘分。
解忧公主告诉冯嫽这个求婚者是乌孙国的右大将军,地位十分显赫。解忧公主到达赤谷城下时,正是右大将军开城恭迎,那时冯嫽就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怪不得冯嫽觉得他很面熟,原来他们真得见过。
男子望向冯嫽的眼神满含温柔与希冀,他向她伸出手,慢慢朝她走去。
冯嫽伸出手,也向着他走去,两人十指相扣,四目相对,幸福像一朵朵雪莲花般盛开绽放。
皑皑天山见证,雪莲花做媒,乃是天作之合。乌孙王和解忧公主立即为冯嫽与右大将军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婚后冯嫽才知道原来那日在天山脚下的相遇并非偶然,右大将军告诉她:“夫人多才多艺,冰雪聪明,其实我对夫人早就仰慕已久,多次跟踪夫人驰骋草原。那日夫人前往天山,我便悄悄尾随,幸得以解夫人之难,并为夫人取得雪莲。”
冯嫽听罢,不禁情动流泪,右大将军连忙为她擦拭泪水,她感叹道:“想我身世飘零,孤苦伶仃,从未有人待我如将军般好,是我三生有幸,才能遇见将军。”
右大将军拥她入怀,二人紧紧相拥。从此,冯嫽不再飘零孤单,他给了她一个温暖幸福的家。他陪她驰马草原,共赏蓝天白云,他伴她勇登高峰,齐赏夜空明月。
冯嫽与右大将军相敬如宾,恩爱无比,她被乌孙上层乃至西域各国贵族尊称为“冯夫人”。
当乌孙发生政变之时,眼看汉与乌孙多年来的“兄弟之邦”要毁于一旦,冯嫽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前往劝说政变发动者乌就屠。她对乌就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剖析利害,终于劝说成功,使一场大动乱得以避免。
汉宣帝得知此事之后,征召冯嫽千里入朝,陈述事情始末,右大将军担忧冯嫽,坚决陪她同往长安。
八千里路,风起云涌,他始终陪伴在她身边。
冯嫽到达长安后面见皇帝,侃侃而谈,语语中的,皇帝大为赞赏,命她为大汉使节,乘坐锦车,手持节杖,出使西域诸国。以女子持节出访在当时可谓是轰动朝野,震惊西域。冯嫽也受到很多质疑,右大将军一直在她身后鼓励她,支持她,她为大汉出使西域,他便为她保驾护航。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多年以后,右大将军病逝,临终前他紧紧握着冯嫽的手,恋恋不舍。
冯嫽将心爱的人葬在了天山脚下,那里是他们相识之地,雪莲会代替她守护着他。
几年以后,冯嫽跟随解忧公主返回长安。
在长安,她经常一个人站在庭院里久久地望着那些白云与明月,她总觉得他仿佛就站在那些云中,住在那轮月里,也在静静地望着她。
蓦然回首,八千里长路漫漫,因为有他,她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