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也是个很不会说话的人,所以以前常常不讨喜,让人讨厌。这里除了礼仪的问题外,还有说话的方式,沟通的机巧问题。经过学习、了解,我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天分享给大家沟通的三种方法:上堆法、平移法、下切法,解释我是参考了文献,内容是我自己编写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堆法:
女:我今天被领导批评了。
男:工作当中有错误在所难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女:滚!
解读:上堆法,就是,通过使来访者看到当前事情的未来意义或背后的深层意义,使他看得更高远。但是往往让人反感。认为是说教。
平移法:
女:我今天被领导批评了。
男:其他人被批评了吗?
女:没有。
男:以前你被批评过吗?
女:没有。
男:领导一向对你工作满意不?
女:很满意。
男:那就说明是工作偶然因素,没关系了。
解读:使来访者看到当前事情的更多对比因素,看到同一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常用“除了……还有”句式。
下切法:
女:我今天被领导批评了。
男:他怎么批评你的?
女:很凶的样子。
男:骂脏话没有?
女:没有。
男:什么原因?
女:我把一个合同搞砸了。
男:什么原因呢?
女:我不小心把报价搞错了。
男:下次小心点就是了。别难过了。
解读:下切法就是抓住来访者话语中的任一点深究追问,以便缩小问题,便于找到突破点,追问到问题的核心。
大部分人,尤其是女性,特别不喜欢上堆法。她们喜欢下切法。下切法就是找准事件的痛点,给予倾听,接纳,安抚。上堆法就是讲大道理,下切法就是主抓问题关键。比方女的给男的诉苦,其实道理她都懂,就是想有人倾听,发泄。这个时候男的就可以顺到她,了解事情的细节,而不是一来就讲道理。
上堆法,适用于那些比较理性,有上进心的人。比较情绪化,还比较敏感的人,可能会把上堆法的形而上的引导,看作说教。事实上,在这个感性的国度,大部分人还是希望看到你少讲意义,多做实事,能否帮到对方解决问题,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只要能够解决问题,沟通的方式就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技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