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可以说是现在最火的项目了,据AI财经社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至少有15家社区团购完成总额不低于45亿元的融资。可是社区团购真的对消费者有利吗?还是说只是资本家割韭菜的新方法。
现在社区团购为了盈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期引流过后,上架的单品都是一些当地便利店没有的或者利润较高的商品。你我您水果销售占比已由原来的八成下降到两成多,7月以来毛利更高的家居、百货、纺织、日化等占比快速提升,已占50%。
我不知道这样的社区团购还可以火多久...
但我记得小时候,经常会有大货车来到村委会,然后村长会用喇叭通知大家,有新鲜的大米、排骨等等过来卖,团购的团长似乎就是起到过去村长的作用吧。不过也不太像,村长不需要考虑上什么商品会有更多的盈利,也不需要考虑用哪家物流更便宜。
那这样看上去,社区团购不过是新型的商业模式,本质与楼下商店没有区别,有点像幸福西饼,接到订单后再开始制作,充分利用互联网,节约了租金。
社区团购的火爆,众多人加入其中想要分一杯羹。甚至有的社区里面已经进驻七家团购。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推出一个平台,让供应商直接在这个平台上提供商品,定时配送。如果担心成本,还可以要求达到多少销量才算拼团成功。不管你是大品牌还是来自本地外地的特色食物,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推广自己的商品,最后将商品送到指定地点。这样看好像有点像拼多多,只不过这里是将一个小区看成一家人,不仅省略了很多中间环节,节约资源,也提高了效率。
当这个社区平台已经出现的时候,我们以社区为单位积攒了很多用户,了解他们的消费能力与大致需求。针对不同的小区,除了团购,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各品牌商家可以在不同的小区做更有针对性的活动。有时候,虽然商场人流量大,但也许你的目标用户不过1%。小区的人流不如商场,但找对合适的小区做一场精心策划的活动,带来的影响可以超过商场的百倍千倍。
举个例子,很多汽车品牌会在商场做展示,除了提高知名度也许不会卖出去一辆车。但是有一个真实案例,曾经一家汽车品牌去一个刚拆迁的村庄做车展,直接卖了四辆,全市闻名。
小区并不只是居住的地方,它也是生活的地方,昔孟母,择邻处。现在呢,我想知道小区文化是什么样的,可是小区没有文化。我们不知道这个小区的人是做什么的,不知道小区的人都喜欢什么。
我想,当出现小区社交这个平台后,小区文化就会产生,大家会更容易的认识到自己想认识的人。比如有的小区宝妈多,小孩子可以经常一起玩。比如有的小区互联网行业的人多,大家会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行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