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六十四个成语三2023-11-13

道经第十二章

41、五色使人目明:五颜六色让人眼花缭乱,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五色:指红、黄、青、白、黑,指代各种颜色;目明:使人眼花缭乱;成语“目迷五色”的出处。


道经第十三章

42、宠辱若惊: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受到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成语”宠辱若惊“的出处。


道经第十五章

43、旷呵其若浴:指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成语“虚怀若谷”的出处。


道经第十六章

44、万物旁作:万物在身边安静的一齐生长,发展;成语“万物并作”的出处。

45、天物云云:天下万物众多;云云:通“芸芸”,众多;成语“芸芸众生”的出处。

46、沕身不殆:即使身死,也不会灭绝或遗忘;沕:隐没、隐藏;殆:危亡,损失,失败;成语“没身不殆”的出处。


道经第十七章

47、成功遂事:功勋建立了,事业成功了;成语”功成事立“的出处。


道经第十八章

48、六亲不和:指和亲族、亲戚之间的关系不好;成语”六亲不和“的出处。


道经第十九章

49、绝圣弃智:指杜绝圣贤的名声、抛弃智巧;成语”绝圣弃智“的出处。

50、51、52、见素抱朴:表现朴素,抱持淳厚,指回归本性,摒弃智巧,与”绝圣弃智“对应;成语”见素抱朴“、“爱素好古”、“抱朴含真”的出处。

53、少私而寡欲:指私念欲望很少,后亦指人淡泊名利;成语”少私寡欲“的出处。

54、绝学无忧:摒弃学识也是可以不用担忧的,指人人有德的情况下,可以没有学识;成语”绝学无忧“的出处。


道经第二十章

55、相去几何:意思是彼此没有多大差别,成语“相差无几”的出处。


道经第二十二章

56、余食赘行:多余的粮食反而成了行路的累赘;赘:多余的、无用的、累赘;成语“余食赘行”的出处。


道经第二十八章

57、知其雄,守其雌:知道了来源,雄为父,雌为母,万物的来源就是父母;这里指代道和德;成语“知雄守雌”的出处。

58、59、知其白,守其黑:知道了不识字反而有最富足的德,那么就算守住了有很多不能认知的事物,也就不会产生更多的欲望;成语“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的出处;


道经第二十九章

60、去甚:指做事不能太过分,成语”去甚去泰“的出处;甚:过分、过度。


道经第三十章

61、其事好还:这个事情还是可以挽回,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成语“天道好还”的出处。


道经第三十一章

62、夫兵者,不祥之器也: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成语“佳兵不祥”的出处。


道经第三十三章

63、自知者明也:指自己了解自己的情况和能力;成语“自知之明”的出处。


道经第三十六章

64、将欲夺之,必古予之:要想得到,必先给予;成语“将夺固与”的出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