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没有画的画册,画—插—图?

画册,却没有画

安徒生写过一篇由30个故事组成的童话叫做《没有画的画册》

他以月亮的口吻,给一位画家讲故事。故事描绘了不同国家、文化、人物的平凡生活。

安徒生像一位用文字“画”画的画家,给读者“画”出了温馨琐碎的日常生活。

我国出版的这本《没有画的画册》后半部分附有安徒生画的素描,但遗憾的是,安徒生的这些画和故事内容没有关系。


拍摄自安徒生《没有画的画册》


为什么说很遗憾呢?

因为从对童话理解的角度来说,看图画有助于人们更快、更感性地理解故事内容。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这本书中提到,插画对儿童阅读的作用:

图画是不是仅仅用来欣赏插图的读物,插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孩子构筑想象的故事世界。

遗憾的还不止这些,由于安徒生没有给童话配插图,我们现在看到的插图都是不同时代的人的后期创作。这导致插图质量良莠不齐。

质量不佳的插图甚反而会干扰孩子的想象,影响对童话内容的正确理解。

就像下面《丑小鸭》的插图,为什么远处的房屋和近处的水要用这种颜色呢?这种配色既和现实相悖,也与故事情节无关。


某出版社《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页面配图


想象从何而来?

可能你会认为插图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不看插图就不能想象了吗?有时还真不能。

想象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成人也好,孩子也罢,所有人的想象都是建立在对现实加工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学家强调,人类的想象其实都是对现实生活进行的加工改造。

比如:结合科技而进行的想象如太空探测器会像飞蛾一样飞行,太阳能板能像绿色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飞艇可以像鳟鱼游动一样推进。——《当自然赋予科技灵感》

这些“异想天开”的发明,其实都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研究。

如果生活经验有限,知识储备也有限,那么人就很难展开想象,或者根本无法进行想象。

例如:我们很难想象出黑洞中五维空间里的三维空间的样子。

因为我们生活在四维空间(除了长、宽、高三个维度所构成的空间之外,时间也是一个维度,所以是思维。),而不是五维空间。

并且我们也从不知道黑洞内部是什么样子的。

即使在《星际穿越》里出现了黑洞中五维空间里搭建的三维空间,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空间其实是人们以立方体为基础,经过想象改造后的结果。

尽管电影里呈现的画面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形象,但是这个全新的形象仍然是以过往(立方体)经验为基础建立起起来的。


《星际穿越》截图


听到,不代表听懂;识字,不代表理解   

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也是如此。

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够、生活经验不足时,很难理解故事中描绘的非现实内容。

有时孩子不喜欢听故事,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听故事;不喜欢看故事,不是因为他们不认字。而是因为他们就算听到了故事、看得懂字,但还是不理解这些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

尽管文字能描绘故事的前因后果,但和图片相比,文字很难像图片那样描绘出直观、具体又鲜活的形象。

电视剧《父母爱情》中有一幕戏就和书的插图有关。

十多岁的江亚宁看完了《安娜·卡列尼娜》为安娜的遭遇唏嘘不已。她很想知道迷倒众人的安娜到底有多美。

可由于当时社会文化生活匮乏,她缺乏想象的素材,一提美女满脑子都是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里的人物形象,根本想象不出来安娜的样子。

她的母亲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找找书里有没有插图,封面有没有图片。

很遗憾,最后江亚宁没有找到任何图画,只有硬想安娜到底有多漂亮。


《父母爱情》截图


年龄越小,插图越重要

对12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书中插画的作用就更大了。

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

意思就是说,不到12岁的孩子需要把听到的、看到的内容构建成一个个具体画面进行理解。如果他们无法在头脑中画出画面,他们就很难理解故事内容。

所以,如果没有插画,孩子看得懂文字,但看不懂段落的含义的话,很可能因为不理解故事内容而放弃阅读。再或者孩子就只能硬生生地展开想象。

不论哪一种做法,都影响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我们下面就来试试硬生生想象的感觉。



插图的作用——没有插图,没有想象

我们以刚才提到的安徒生童话为例,说明插图对展开想象、理解故事的重要性。

下面的内容都是从安徒生童话中提取出来的,我们试着只借助文字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构建一副和文字相配的图画。

一个发出耀眼光芒,把花朵都照得火焰般明亮的少女;

好几个手持长矛的小天使正在和敌人作战;

人的影子如果有生命,他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茶壶里长出来一大棵开着白花的接骨木树上,有一位和蔼的老妇人又会是什么样?

如果说前两个内容还难不倒我们的话,接骨木可能会一下子就关上我们想象的大门,让我们很难在头脑中“画”出一副图画。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听说过接骨木是什么。



《安徒生童话》有插图了!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那如果孩子听《安徒生童话》,或者读《安徒生童话》的时候也遇到了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呢?

所以插图对阅读的作用实在是不能忽视。

我们以云南美术出版社的《安徒生童话》的插图为例,看看插图是如何表现这些童话情节的。


发出耀眼光芒的少女

《影子》插图,拍摄自《安徒生童话》


手持长矛的小天使作战

《冰雪女王》插图,云南美术出版社的《安徒生童话》



长在茶壶里的接骨树上出现的和蔼老妇人

《接骨木妈妈》插图,云南美术出版社的《安徒生童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下面的插图。

你注意到了吗?红色箭头指着的城堡上,有两个身影?

这两个身影是在童话结尾处相拥看焰火的公主和影子。(童话里的这个影子是有生命的哦)

插画中倒着画的这个男人是城堡上看焰火的影子的主人。

为什么要倒着画呢?

因为这个男人由于自己影子的奸计而失去了生命。插画师用这种种镜面成像的关系,暗示影子的主人已经死去。而他的影子却会一直假冒他的身份幸福地和公主生活在一起。 




如果你希望看到对云南美术出版社的《安徒生童话》插图更多的分析,欢迎看我的下一篇文章《好插图如何好—— 云南美术出版社《安徒生童话》 插图分析》

参考资料:

【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21296170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