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小说在民间童话的基本故事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它更现代,更具代表性,囊括了儿童文学的所有最基本元素。它讲述的是一段英雄的旅程。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巴斯蒂安在书中人物的召唤下,随着自己的一声呼喊,进入了书中的故事。而他的返程也是在一声呼喊下,从幻想王国回到学校。
在文章的开头,通过简短的故事梗概,我们了解到巴斯蒂安的情况,一个失去母亲,又不被父亲关注的孩子,类似一个孤儿的角色定位。而开头里的巴斯蒂安,其生活环境也是现实世界的环境。在儿童文学中,“在家——离家——回家”是最普遍的故事主线,这是源于儿童只有通过离家过程中的冒险,才可以获得知识,获得成长的经历,才可以让自己更加成熟。而故事中出现的孤儿或类似孤儿的角色设定,更容易强化这种离家的可能性。
在故事的开头,对于故事主角的铺垫往往会将其渲染成一个让人倍感怜惜的人,他的生活、遭遇存在诸多不如意,这样的铺陈可以与后来主角进入另一世界,开始英雄之旅后的转变形成鲜明对比,以展示出此两个世界的不同。
巴蒂斯安在书店的经历,也在暗示他将开始冒险的召唤。但作者并没有着急的写巴蒂斯安进入幻想世界,仍缓缓陈述着巴斯蒂安看书的感受,以及书中故事的内容,这两条看似不相关的事,最终通过书中故事的某个契合点产生了交集,完成了交汇,也使得巴斯蒂安正式开始了他的英雄之旅。
为故事中的角色命名,并以此种方式完成巴斯蒂安从书外被召唤进书中。在名字上做文章的方式,看起来极具不可思议的魔法力,也是幻想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设计形式。
虽然出现了为角色命名的方式,但是巴斯蒂安并不是第一时间就将想法付诸行动,这就像英雄之旅在接受召唤之前必将经历一些磨难或考验,而巴斯蒂安的考验,就是自己对书中方式的质疑与犹豫。这是对未知世界恐惧与退缩后的自然反应,也恰恰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体现出英雄的不同之处。
在经历反复的纠结与犹疑后,巴斯蒂安被书中的内容所激发,最终大声呼喊自己对书中角色的命名,从而完成了从现实世界到幻想世界的穿越。
进入幻想世界的巴斯蒂安遇见了自己的导师,当然还有自己的敌人和同盟伙伴。整个环节都可以理解成是巴斯蒂安英雄成长过程的历练之旅,在不断的磨难中,他经受着考验,完成着不可能的任务,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磨练中,他得以看清自己,获得新的重生。并再又一次的呼喊中回到了现实世界,完成了整个英雄之旅。
对于儿童文学来说,家永远都是他们的最终归处,无论角色中间历经多少磨难,最终也会完成“在家——离家——回家/找到新家”的模式。作者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借由故事主角的经历启发阅读者,在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后,能够对自己、对家庭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与认知。
注:内容摘选自《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儿童文学基本故事模式——幻想小说部分。文字内容部分摘自原书,部分经过个人阅读转化。不是百分百原创内容,仅为阅读笔记摘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