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孩子和外界发生冲突还是遇到一些挑战,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孩子的“自己人”,把孩子当作家庭集体里重要的一员,在情感上和孩子保持高度一致。不讽刺、不挖苦、不嘲笑,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心疼孩子的软弱,不说风凉话,不放“马后炮”,并时刻愿意为孩子“托底”。
很多家长就是因为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好,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也让孩子失去了对家庭的归属感。孩子悲哀地发现,父母不是“自己人”,一遇到事情就“胳膊肘往外拐”,甚至还不如外人。那种失去后方堡垒的痛苦,会让他们彻底怀疑自己的价值。
我儿子和我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学校的一些“坏同学”喜欢欺负什么人?他说:“他们挺有心眼儿的,专拣那些家里人不向着的孩子欺负。一出问题,老师一般就会通知双方家长,有的同学的家长根本不分青红皂白,回家就是一顿胖揍,这些同学不惜拿出零花钱去‘买平安’,可坏孩子还是专门欺负他们。”我听了一身冷汗,忙问他:“你呢?让人欺负过吗?”我儿子说:“你和我爸这种家长老师最尊重,既讲理还护着孩子,坏孩子也不敢惹,所以,我们同学都可羡慕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