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我和妈妈观察月亮。初四的时候,月亮弯弯的,像小船。我们观察时它正在天空的西南部。初十的时候是半圆形的,在我们头顶发现的。十五的时候,月亮很圆很圆,就像一个大玉盘。而且很大很亮,在天空东边。
从初一到十五我发现月亮从西向东移动,月亮的形状也不断变化,逐渐变圆。
后来要么阴天要么太冷,就没再观察。妈妈从网上找了后半个月的月亮变化图。我也知道了月亮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原来,与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有关。
附网络搜的资料: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时是农历初一。
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称为“满月”。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
有个口诀: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西半天
下弦月,下半月,下半夜,东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