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已迎来我国又一传统节日--小年。今儿个是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与之相依偎的,当然是南方的小年喽,即腊月二十四。
那么,南北方为何不是同一天呢?这里,大家自个儿丰衣足食哦。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差不多从这天起,大街小巷就开始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而小年也更成为忙年的开始了。
那么,南、北方又有哪些不一样的习俗呢?
在北方的小年,随即开始了祭灶王、扫尘土、剪窗花、沐浴理发、置办年货等,吃饺子;到临近年三十时,家家户户还会有炸煎饼果子、馓子环节,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再配上自煮的粗粮茶,甭说别有一番滋味。
北方馓子 地区差异,样式略有不同
再来说说我们南方的小年,与北方其实也差不多的习俗,除了祭灶,扫尘,置办年货等,还有如下几样稍有不同。
比如,南方小年习惯做年糕,音似“年高”,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南方小年 做年糕
同时,小年还会吃汤圆;备甘蔗,祭灶必备品,这有“节节高”的美好寓意。
花式汤圆 备甘蔗-祭灶
但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尤其生活在城市的朋友们,面对如此快节奏的生活,有些习俗可能已淡化,比如祭灶王。
做为一名80后,在那个年代里,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过年可以穿新衣,还可以串门走亲戚,吃好吃的,挣压岁钱,这些是最为开心的事情了。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时的那些美好期待,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孩子们来说,或许已不值一提。因为小家伙儿们随时可穿新衣,随时可以拥有各种美食。
所以,当下,感觉年味越来越淡,是不是也因为这些呢。
好怀念那个时候呐...呼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