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地有一笔J信托的非标在10个工作日内兑付了,但M地的定融却展期了,然后信托圈内的人,一阵的鼓吹非标信托比非标定融更优先解决,如果仅看这个表面现象,这个逻辑是说的过去的。
但是,同样是M地的非标信托,另一家Y信托的资金到期后,本金就只兑付了10%,看到这个现象后,就不得不去深究。
原来是J信托最近刚给M地的兄弟区县S地,做了一笔信托贷款,J信托的要求是:如果您当地不给我把M地的非标到期兑付了,J信托就会叫停S地的信托贷款,当地为了拿到新的贷款资金,然后就只有咬紧牙关,把M地的信托非标兑付,而Y信托做的,就只兑付了10%。
这个玩法在定融里面也有,叫债权置换,比如一家平台的定融要违约了,然后平台叫管理人去拉新的资金进来投,新进来的资金,可以精准的拿去置换管理人原来做的到期产品的投资人资金,两个的玩法本质是类似的。
走到这一步,有投资人会认为J信托的贷后管理能力比Y信托做得好,或者能做债权置换的定融管理人能力就更强。毕竟同一个地方的非标信托,J信托的就到期兑付了,而Y信托的却违约了。
实际上Y信托因为早些年做非标业务比较猛,之前也赚了不少钱,应该也是吃过不少贷后管理的亏,然后最近几年就在开始压缩非标业务规模,M地的贷款到期后,就没再继续发放贷款了。而J信托呢?早些年做这类业务比较少,最近几年才刚开始大量的进入该领域,要规模,要业绩,然后J信托才敢向M地旁边的兄弟区县发放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下结论,谁家信托风控做得更好呢?实际上还是很难说的,至于跟定融比较的,请继续往下看。
在我们刚进城投的第一年吧,D地就发生过非标违约,当时D地的一个平台欠了P信托15亿,到期了还不上了。那个时候,我们刚配置了该区域比较多的定融,第一次遇到这类情况时,实际上还是有些担心的,结果呢?D地的定融一直都没发生过违约晚付的,而P信托的贷款,在违约半个多月后,也给它全部兑付了。发生这件事后,当地的一二把手都被换了,再后来是整个定融被叫停了一年多吧,。
还有一个案例是我们这边一个投资人当年误打误撞的跑去买到了公园省Z地的定融,到期了也是违约了,最后拖了半个多月,给她全部兑付了,不过它当时买的成本是偏低的,不是市场上那种Z地的高收益的定融。而早些年买了Z地信托的,我们知道的最严重的有拖了三四年了,截止到目前都还没解决完的。
举上面四个案例后,实际上并不能说信托就比定融的更优先解决,也不能说定融的就比信托的更优先解决。
非标信托的贷款违约后,会上公司征信,所以各家平台对待这块都会非常谨慎;而定融违约后,它涉及的资金少,涉及的人又更多,解决成本能更低点。所以不同的地方,采取的解决优先顺序还是有区别的。
哪怕是同一家平台做的不同的定融或者信托,它的解决顺序都有差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谈不上哪个的就一定更优先,哪个的就一定更靠后解决。
有句谚语:叫铁打的城投,铁打的投资人,流水的机构。机构些一直都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信托、租赁和定融的机构,这么多年下来,一直都是有机构在进,也有机构在退出。
进进出出这么多年下来,城投还是原来的城投,屹立不倒,而买城投的投资人,因为过去这么多年都赚到了钱,然后这类投资人,大部分都还是越投越铁的,流失的非常少,不玩城投跑去玩其它的,赚钱更难。
投资人嘛,被市场多教育几次后,就知道谁更香?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