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把“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德育的五大内容之一:“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市场化、城市化,由此带来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的深刻裂变以及社会流动的加大、社会群体的分化,就是从熟悉的乡土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正如“陌生人社会”概念的提出者弗里德曼所描述的:“在当代世界,我们的健康、生活以及财富受到我们从未而且也永远不会谋面的人的支配。”“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或陌生人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陌生人建筑我们的房子;陌生人用我们的钱投资。打开收音机、电视或报纸,陌生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新闻……如果我们得病住进医院院,陌生人切开我们的身体,清晰我们,护理我们,杀死我们或治愈我们。如果我们死了,陌生人将我们埋葬。”这一深刻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情感体验,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从起源上看,人并不比自然中的其他物种高贵,人不但是社会的人,还是自然的人。但宇宙原本自己无知无识,它却演化出了人这么一个有意识地反过来去理解探究宇宙的物种。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愈强,成果愈大,人的欲望就愈烈,人类离自然界也就愈远,人的自然本性也就丧失得越多。同样,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权利和保障愈多,那么个人受到社会的约束和限制也就愈多。这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而面对的一个无法避免的矛盾的现实。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然和人类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异化的过程,不断为自己创造对立面,不断走向自己反面的过程。人类堕落成为自然界的问题儿童。所以,生态危机实质是人性危机,人的异化是深层原因。
那么,生态教育就是顺应自然的人性教育。即将生态价值观内化为人的精神属性和自我精神需求,让心灵和自然相通,强化人的生态意识,提升人的生态素养,培养人的生态自觉,成为一个自觉理性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安全、生态公平和生态正义的高尚的人。我们不仅要关注外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环保”,更应关注人文意义上的“精神环保”。
所以,从本质上讲,生态教育是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既然是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就更强调实践性,就更强调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的践行。在学校,应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跨领域、跨学科统整,基于项目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
生活中,中小学生是现实的巨大的消费群体,更是绿色消费的潜在的主力军。教育既是唤醒,但也应是规约,绿色消费应是家庭、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
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从具体行为来说,就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从心理上接受并用实际行动支持绿色消费,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绿色产品;关注相关废弃物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尽量少产生垃圾,消费适度和减量、合理和平衡,拒绝购买高污染、高能耗产品,而不仅仅是“消费绿色”。(18.01.28《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