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逛夜市回来。女儿说,她看见有些摊位和别的不一样,她便问了摊主阿姨,你们这个摊位不是统一的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决定自己也去摆个摊。
摆什么呢?她觉得网上有质量好价格便宜的T恤,但一来一回费时长,又觉得玩具那些可能比较吸引大家。但没有现成的,家里现成的只有书。
就这样,抱着“速战速决”“一夜暴富”的梦想,摆摊的念头迅速植根在她的心头。
昨晚,三个小家伙跃跃欲试,还没吃饭就要跑,被大人拦住,他们气呼呼地噘着嘴。马马虎虎吃了饭,天已经快黑了。完全不用大人操心,也不征求我的意见,从书房里搬出一堆书,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到了晚上,很晚了,几个人疲惫不堪地回来了 ,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我一看,他们的装备,从后备箱里取了防潮垫,背了三个书包,一提,很沉重。他们就是背着去的,回来实在累才打的回的。
一看样子就知道出师不利,一问,果然不出所料,自称去得太晚了。没有摊位,只好摆在后面,和卖菜卖水果的大爷大妈一起。
也有人前来摊位寻问,但是没人买。不一会儿,有人就吆喝就该收摊了。结果是,他们没开张,一本也没卖出去。
他们推测是因为逛夜市的文化人不多,言外之意,生意不好做的原因是商品选择的不好,如果卖那些亮晶晶吸引孩子眼球的东西 ,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16岁的女儿和她两个12岁的弟弟,三个人百无聊赖之际,看见那里有个买彩票的,就每个人花2元买了一张,结果中了一个2元,又买了一个,什么也没有。他们本来准备“这头不行那头补一下”的侥幸期待,完全落空了。
第一天铩羽而归,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下午早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去了,我下班回家,提议他们先吃饭,不然去了不累着也先饿坏了。他们耐着性子吃了蛋炒饭,我又开车送他们去了夜市,看到有摊位已经陆陆续续在摆放物品,看他们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也摆起来,我就先回家了。
我在微信里让她发张照片,她回复:“想得美。”我说今天写你,她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不过还是发了照片过来。
晚上,他们打来电话,该收摊了。我便又去接他们,到了门口,他们背着包包走了出来,今天算是开张了,卖出去一本《三国演义》一本《水浒传》,共计25元,其中一个还是边上的摊主,以货易货,用一个手持的亮晶晶的饰物抵了10元钱。
虽然挣得不多,但比昨天的光头要好一点。问他们感受如何,说太累了。问明天还去不去了,答道:“当然要去了!”
“不会三分钟热度吧?能不能坚持三天?”我笑问。
她不理我,朝我翻了翻白眼。
问他们有没有买其他东西,他们说没有。估计自己做起生意来,就舍不得花钱了。
建议她了解一下成本、利润等专业术语,她说:“明年的这个时候就知道了。”想起她说自己的理想是学工商管理,不知她的实践经历会不会改变她的初衷。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