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外卖骑手月入过万的新闻尘嚣甚上,引发很多人纷纷跟帖,“以后找工作做外卖骑手就行了”,“以后农村的年青人进城第一个职业就可以从外卖骑手开始了”……甚至有一篇调查显示,竟然有20%的外卖骑手的学历是专科以上,个人深感忧虑。
作为一名职场作家,资深培训师,我不推荐年青人去做外卖骑手。
年青人选择自己就业的种类、方向,是真正进入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行为,是人生的关键环节。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取得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共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一味只看到眼前,只看到经济利益,往往得不偿失,是一种短视行为。
改善当下的认知,其实就是在改善以后的人生。
首先,选择一个职业要考虑它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外卖骑手,在年轻的时候,还可以,当我们到了50岁之后,我们还能从事外卖骑手吗?即使你很艰辛的去做到50岁60岁,你的体力还能够支撑完成每天30单40单这样的业务量吗?
其次,选择一个职业要考虑以后的发展的空间,作为一名外卖骑手来说,以后的发展空间基本归零,那是不值得我们现在去投入的。
再次,目前的外卖骑手都没有完全健全的社会保障,没有社保,没有公积金,和其他的保障,而每天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产生意外的概率大大的增加,谁能保证不会有什么三长两短?不能把自己的未来建立在这样大的风险概率的基础之上,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旦我们进入了一个群体,我们的思维模式就会和这个群体不断的靠近,最终形成和大家一样的思维模式。同理,我们加入外卖骑手这样的一个群体,以后我们的着眼点、我们的眼光也仅限于这个圈子,这将限制我们未来的发展,让我们彻底的成为一个只能出卖体力的人群,这不符合未来时代的需要,注定是会被淘汰的,这是我们最悲哀的地方。
还有一点,很多年轻人选择做外卖骑手,是觉得这个工作很自由,不受约束,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可以随时停下,这是一个狭隘的误区。当一个人在社会中要想生存和发展,与他人交流是其中必须的一个环节。即使在交流时,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当中会有冲突,有矛盾或有挫折,那也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试想一下,连社会互动都不会的,没有经历的,没有经验的人,如何在以后的社会当中立足发展呢?
没有学习过的,一定教不好别人,没有被他人管过的,一定管不好他人。这些能力都需要我们在经历、去掌握、去实践的。
可能有很多朋友不同意,觉得我们做一段时间的外卖骑手,然后积攒一些钱,再转手做别的事情,这样不就好了吗?如果能真的能做到,也是一种选择,可是我们能够做到吗?
如果我们一旦想着去做好一个外卖骑手,面临的就是每天精疲力尽,我们就没有时间思考如何让自己更好的发展?从而进入一种惯性思维,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不是说我们会这样,这是人性,只要是人都会这样,不要总觉得我们不一样。
当然啦,如果说我们年纪已经很大了,只能从事这样一份工作,那好好的做一份属于你的工作,也是一个选择,在个人尊严上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说我们是一个年青人,秉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我们还是选择一份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积淀效应,在工作的同时就是学习成长的一部分,这样一份工作才值得我们沉浸其中。
改善当下的认知,其实就是在改善以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