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乘地铁的时候,我听到两个上班族在聊最近加班的事情。
女的说:“都是因为XX,他自己活儿干不完,每天加班,老板就让我们也要加班。”
男的回答说,“是啊,他天天加班,也没见业绩有多么突出。”
这两个人后面的话题就是抱怨了,“一个人连累了大家”、“加班没有加班费”、“晚上回到家太晚了”等等,刚好我到站了,也就下车了。
这段对话,我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你的单位里或许就有这样的人:每天加班到很晚,但是效率很低,老板却以为他很勤奋,于是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最后变成了所有人都要加班。
1、勤奋不代表高效
当然,绝大多数能坚持每天都加班的人一定非常勤奋,但也有一些长期加班的人,或者是工作思路和方法有问题,或者是效率太低,本来应该在白天8小时里完成的工作却拖到了晚上。
之前,网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远离那些不聪明且勤奋的人”,说的也是这种情况。我们姑且不去讨论那篇文章提到的所谓“聪明”如何定量评价,但是从上面的对话、那篇热文以及我自己的工作体会,我迫切感觉到“思考”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最近看了“麦肯锡”系列的4本书,对逻辑思考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在《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这本书里,作者安宅和人指出,遇到问题时,先慢一点动手!因为有一件事比盲目的动手更重要——先判断:“这个问题重要吗?”开始之前,先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想要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2、重要性和可能性要兼顾
这里面关键的一点,你的衡量标准是时间还是输出(结果)。如果抱着“工作到极限为止”“以劳动时间取胜”的想法,就永远只能是一个劳动者,注定无法成为一个“高价值、高效能”的生产者。
在分析“败者之路”前,需要先介绍三个名词(括号里是我的理解):
议题(issue):两个部分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与本质相关或无法辨别黑白是非的问题。( 问题、任务)
议题度:是指“在目前的情况下,找出该问题的答案的必要性有多大”。(价值、重要性)
解答质:是指“对于该议题度,目前可以提供明确答案的程度”。(可能性,有效性)
对于议题度低的问题,无论多么努力拼命的想找出答案,终究也不能提高其价值,最多只能算是瞎忙而已。
3、以劳动时间取胜是败者之路
现代社会几乎都是成果为导向,单位的考核标准不会只看你加了多少班,更重要的是看你有什么产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是败者的思维,既有效率又有成果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我们应该学会“聪明地工作,而不仅仅是努力地工作”。大多数人在面对工作和问题时,总是还没想清楚“真正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就急忙动手去处理、去解决。然而,像这样一味求快、忙得团团转的结果,往往是白费力气,最后步入事倍功半的“败者之路”。
走在“败者之路”上的人,通常进行着大量的工作,凭借着蛮力和努力,希望最终能得到回报,但结果却往往会让他们失望。
4、你仅仅是在烦恼,而不是思考
烦恼,是以『没有答案』为前提去假装思考或者盲目的思考,无论你多么努力,只会留下徒劳无功的感觉。
思考,是以能够找出答案为前提,有建设性的真正思考。思考和烦恼看起来有些类似,但是实际上有本质的区别。因为『没有答案』为前提的烦恼本身就没有意义。
工作,是“为了产生什么成果而存在”。进行那些“已经知道不会带来变化的行动”,只是浪费时间而已。如果没有认清这一点,就会很容易将烦恼错认为思考,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白白的流逝了。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交出有价值的成果。能产生好的结果的工作才是有价值的,若问题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再怎么耗费精力和时间去处理也是浪费。
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查明问题、确定议题,组建故事线与连环图,并依次着手处理,找出问题的答案,最终将成果整理为论文或报告。
1、从议题开始解决问题
议题思考:找出真正应该找出答案的议题,查明问题方向,搜集恰当信息。
假说思考:分解议题,确定课题全貌及处理次序,设立假说,组建故事线,制作连环图,将你的思想实体化。
成果思考:着手进行实际分析,明确所需答案的界限,多渠道、结构化整合有用信息,交出有价值的成果。
信息思考:掌握流程,推敲故事线与图表,琢磨论点根据,并整理成简报或论文。
2、用于确立议题的信息搜索
接触一手信息:即没有经过任何人过滤的数据。
掌握基本信息:即从一手信息中获得感觉,同时将常识和基本事项在某程度的整合,按照MECE原则调查。
别搜集过头或知道过头:将搜集信息的深度保留在概要阶段,当信息过多时,将无法有效利用。
3、好议题三要素
属于本质性选项:一旦找出答案,就会对之后的讨论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含有深入的假说:含有颠覆性视角,以新结构解释普通情况。
可以找到答案:现阶段以自己的能力或状况能够提出的解答。
4、确立议题的五个方法
删减变量:将几个要素固定下来,删减该考虑的变量,整理查明的重点。
可视化:将问题的结构视觉化与图示化,整理该找出答案的重点。
从最终情形倒推:设想全部课题都解决后的情形,整理与现在眼前情形的落差。
重复问“so what”:反复问“so what”,加深假说的程度。
思考极端的实例:通过思考几个极端的实例,探索关键议题。
5、寻找有价值的问题
好多人做事情以为做的多就好,却根本就没考虑过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通过学习本书,你应该了解一下原则:
解决问题前,要先查明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查明答案
提升答案的质量并不够,提升议题的质量更重要
与其快速做完每一件事,不如删减要做的事
在“责任制”的世界里,完成工作就是全部,支持和鼓励我们的不是“来自别人的称赞”,而是“交出的成果”。所以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价值驱动,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有价值的区域”。
工作时间的长短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交出有价值的输出(成果),相信通过逻辑思考方式的改善,你也可以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交出有价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