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课:依恋关系对孩子大脑、情商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听课笔记:建议使用思维导图输出课程笔记,不会用思维导图就用您自己的方式记笔记~
2.听课亮点:听课后马上把你最有感觉,最有亮点,最有帮助的点写下来。(无字数限制,2-3句话即可)
蒙台梭利认为0-3岁的孩子有精神胚胎期,所以他的情商和社会性是一个开始,一个形成的时期。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和母亲的关系,这是他出生后第一个人际关系。
新生儿最要紧的就是找到妈妈,找到妈妈就找到了他生命的源头,他生存所依。孩子一生下来,就和母亲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链接。
当孩子发出信号,也就是哭声的时候,妈妈给予正确的回应,孩子的要求满足,就会停止哭泣,就会安静,喜悦,得其所在。
3.问答题:什么是依恋关系?;(没有字数限制)
新生儿最紧要的是找到妈妈,找到妈妈,就找到了他的 生命源头,他生存所依赖的。当妈妈抱着她、喂她、和他互动的时候,妈妈的声音、妈妈的抚摸、甚至妈妈的心跳,他都熟悉,他都会有感觉。所以他和妈妈是最亲密的,他这个时候也是最需要妈妈,妈妈是他得以生存下来最重要的人。所以孩子一生下来,他就和母亲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关系,英文叫 attachment,或者 bounding, 中文翻译成依恋关系,也就是情感联结关系。
母亲对孩子的这种爱的感觉在怀孕的时候就开始了。孩 子刚出生的头几个小时,就要把孩子放在妈妈的怀里,这种最初的身体接触,成了母子、母女情感建立的纽带。
孩子和母亲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关系是个复杂持续的 过程,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妈妈给孩子喂奶、换尿片、怀抱、抚摸对视、微笑等等来满足孩子最基本的需要。
4.问答题:孩子哭到底要不要抱?;(没有字数限制)
婴儿刚出生还不会说话,当他有需要的时候 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他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就是用他的哭声和肢体语言向照顾他的人传达他的需要。
对妈妈和照顾她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孩子发出来的信号,也就是孩子当时的哭声要有正确的解读,并予以合适的回应。
所以看孩子哭要不要抱,不是要不要抱的问题,是孩子的需要有没有得到满足的问题。
当他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会心情平静,甚至喜乐。因为允许他坏的情绪变好了。否则孩子饿了大哭没有人理他, 他会越哭越厉害,甚至生气、焦虑不安。
5.问答题: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丰裕的经济条件,父母外出打工,老人或保姆照顾孩子,父母觉得这是为孩子好,你同意这个做法吗?(没有字数限制)
不同意。留守儿童,是我们国家目前一个现象,大批的父母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选择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交给老人扶养,我们知道,当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当中,是一个很奇怪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 无数的事物,无数的影像,却没有任何东西是他认识是他知 道的,整个世界对他来说都是嘈杂混乱的,好像一个迷宫, 又像一个大的拼图,这个拼图是个混乱的拼图。
所以对新生儿最紧要的是找到妈妈,找到妈妈,就找到了他的 生命源头,他生存所依赖的。当妈妈抱着她、喂她、和他互动的时候,妈妈的声音、妈妈的抚摸、甚至妈妈的心跳,他都熟悉,他都会有感觉。所以他和妈妈是最亲密的,他这个时候也是最需要妈妈,妈妈是他得以生存下来最重要的人。所以孩子一生下来,他就和母亲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关系,英文叫 attachment,或者 bounding, 中文翻译成依恋关系,也就是情感联结关系。
这种依恋关系是如此的温柔、亲密, 让人觉得是一种神圣、神秘的力量,是一种无法分析的本能。
当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的 时候他就产生一种基本的信任叫 basic trust。这样反复的经历逐渐地 在他心中形成一种安全感,确认有人关心他、爱他、帮助他、 在意他所发出的信号,也就是他的哭声,满足他基本的需要。 他来到的这个世界是安全可靠的,这些也是他自尊心以及信 心的开始。反之,孩子就会感觉不安全,这种信任和不信任 的感觉在这个时候就种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从而影响他今后 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他成人的阶段,包括他以后的甚至是夫 妻之间的关系。
同时,依恋关系还直接影响孩子大脑的影响,这个关系如何会塑造孩子 积极的大脑或者是消极的大脑。
孩子在婴儿期间所受的精神创伤虽然表面看不出来, 却影响大脑多处的位置,影响孩子在紧张的情形下情感的调适能力。
所以大多数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相对父母长期陪伴的孩子要消极很多。所以在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母亲要尽量陪伴孩子,实在不能陪伴,则必须帮孩子找到一个有爱心的可以长期陪伴的照顾者,并在下班后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小论文:从依恋关系的角度来论证为什么说0-3岁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请根据前两次作业的小论文接着写,字数要求200字以上~)
我体内有个原型。
它是一面镜子,你的镜子。
你快乐,我也会快乐。
你愁苦,我也会愁苦。
我像绿茵地上柏树的影子,
与柏树不可须臾离。
我像玫瑰的影子,
永远守在玫瑰近旁。
这是波斯诗人鲁米写的一首诗,诗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你存在,所以我存在。这就是爱,这就是我们说的依恋关系。那么什么是依恋关系?
婴儿还没有发育完全就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们有眼 睛却看不清楚,有腿还不能走路,有嘴还不会说话,所以他离开了母腹以后,他既不能自己满足自己,又不能用讲话用声音与人沟通,他该怎样生活?
试用我们成人的思维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一定很犯愁。新生儿最紧要的是找到妈妈,找到妈妈,就找到了他的生命源头,他生存所依赖的。当妈妈抱着她、喂她、和他互动的时候,妈妈的声音、妈妈的抚摸、甚至妈妈的心跳,他都熟悉,他都会有感觉。所以他和妈妈是最亲密的,他这个时候也是最需要妈妈,妈妈是他得以生存下来最重要的人。所以孩子一生下来,他就和母亲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关系,英文叫 attachment,或者 bounding, 中文翻译成依恋关系。也就是是情感联结关系。
孩子和母亲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关系是个复杂持续的 过程,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妈妈给孩子喂奶、换尿片、怀抱、抚摸对视、微笑等等来满足孩子最基本的需要。同时,这些互动也就是孩子脑部链接所需要的大脑食物,对孩子脑部联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孩子发出信号,也就是哭声的时候,母亲有正确合适的回应,孩子的要求满足了就会停止哭声,会安静、喜悦,得其所在。同时,妈妈的回应也得到积极的回馈。妈妈知道自己做对了,那母子、母女之间不断地这样传递着积极的信息,彼此都得到鼓励。就这样,母亲和孩子之间一来一往和谐的舞步使彼此爱的关系悄悄地滋长,成为孩子第一个爱的关系、爱的定义、爱的理解,成为孩子一生当中所经历一切爱的关系的雏形,是他一切人际关系的源头。
所以我们经常说,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生命的最早期,妈妈注目着婴儿,婴儿就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若妈妈的注目一直都在,婴儿就会感觉自己一直存在。若注目时,妈妈与婴儿有共鸣,且带着接纳与喜悦,婴儿就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著名教育学家艾瑞克森指出,当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的 时候他就产生一种基本的信任叫 basic trust。比如他饿了就会哭,这时母亲抱起他,温柔地看着他,并轻声地对他说,不要哭,妈妈知道你饿了,这就给你喂奶。孩子吃饱了,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自然就不哭了。这样反复的经历逐渐地在他心中形成一种安全感,确认有人关心他、爱他、帮助他、在意他所发出的信号,也就是他的哭声,满足他基本的需要。他来到的这个世界是安全可靠的,这些也是他自尊心以及信心的开始。反之,孩子就会感觉不安全,这种信任和不信任的感觉在这个时候就种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从而影响他今后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他成人的阶段,包括他以后的甚至是夫妻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被“看见”有么重要。
同时,妈妈对孩子的情感连接和调整能够平衡孩子的神经系 统。当你规律或者调整孩子神经系统的时候,孩子会感到积极的平衡状态,这是孩子自信的开始。当孩子亲自经历到你有能力使他消极的情绪减少,或者让他的情绪好转,他就会因此信任你,相信你能使他感觉好一些,这是安全的情感联结的基础,那这种平衡能够帮助孩子精力集中、喜欢学习、善于探索。
并且,依恋关系对孩子大脑的影响,这个关系如何会塑造孩子积极的大脑或者是消极的大脑,美国心理学家艾伦肖恩最先 把孩子大脑发展的神经生物学和情感联结组合在一起的学 者,那他怎么认为呢?
我们以前一直认为左脑比较重要,因为左脑控制我们的 语言系统,而右脑相对不那么重要。但随着大脑扫描这个复 杂技术的发展,通过捕捉到大脑实际工作的研究发现右脑对 视觉、非语言方面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整个身体的调节都起 到重要的作用。那右脑是理解非语言性的情感沟通,包括声 调、声音、面部表情和手势的理解。所以在和孩子的关系上, 我们成人,就是我们这些照顾孩子的人,我们自己的情感世 界,也就是我们的右脑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因为孩子从我们学习,从我们的反应来认识他的世界。如果我们的感觉和我们所说的,也就是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我们的非语言表达不一致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起到消极的影响,并且让孩子产生悲哀的大脑,因为婴孩这个阶段只能读懂我们的非语言表达。
孩子在婴儿期间所受的精神创伤虽然表面看不出来, 却影响大脑多处的位置,影响孩子在紧张的情形下情感的调 适能力相对而言有安全感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得比较快,可以帮助孩子减少他体内紧张的荷尔蒙。另外有安全情感联结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别人的感觉。因为他在一个爱的环境里,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当他看到别人难过的时候会有反应。反而在被冷落、被忽略的家庭环境里的孩子会对别人的难过没有感觉,有的时候他甚至会去打那个难过的孩子。这个之间的关系差别是非常大的。所以那些在婴儿期间母子、母女没有一个好的情感联结基础,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会艰难得多, 并且在幼儿园他很容易成为欺负别人或者是被欺负的对象。就像我们的性格常常是我们父母的翻版,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和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如何养育我们有密切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小受到自己父母虐待的父母会虐待自己的孩子,这个根源就是因为他小时候的经历。
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即0-3岁时,多和他互动,积极,正确的满足他的需要,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影响依恋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要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母女、母子都是那么幸运的天生一对,从开始就有蜜月期。
怀孕期母亲的状态不同,所以她 从怀孕那天起母亲对孩子的感觉就不同。
孩子出生后,妈妈的时间表被打乱了,本来生产以后 身体就虚弱,再加上孩子哭闹,让妈妈睡眠不足,所 以她就会感到身心疲累。如果妈妈本身性格上不够成熟、没 有耐心,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果妈妈自己从小就被她的父母冷落过,那她很容 易冷落或者虐待自己的孩子。
孩子本身的健康状况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早产,有的 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有问题,还有孩子有不同的天性也会影响 和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妈妈等孩子出生以后自己的心理调适是非常重要的。回 到家以后除了确保母亲充分的营养饮食和足够的休息外,还 要留意留意小孩子的环境。孩子的房间灯光不能太亮、房间 室内温度要温暖、说话要轻柔、动作要轻、并且要注意孩子 发出的信号。除了做母亲的调节以外,家里的其他成员父亲、 外公、外婆、奶奶、爷爷等等都要参与帮助母亲、孩子适应 新的生活。特别是那些天生难带的孩子年轻的妈妈要耐心、 态度积极,平静加上细心照顾会让孩子更平静,妈妈们不要 压力过重。
虽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研究表明后天的经历,特别 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人的性格是三天 天性,七分习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的管教方式、同伴的 相处、在学校的经历都会影响孩子的信心。所以孩子的信心 是可以塑造的,我们做父母的要像一个农夫一样满怀盼望辛 勤的耕耘一定会得到收获的。
如过妈妈因为工作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提供这种亲密关 系的时候,很遗憾,妈妈可能永远地失去了这段宝贵的经历,孩子长大以后也很可能与母亲的关系疏远,反之由于缺乏早期的亲密关系,母亲以后对孩子的 爱也很有限,常常感觉爱不起来。
如果孩子和母亲之间不能建立亲密的关系,那父亲或者 是其他的亲属,再退一步照顾他的人或者幼儿园的老师,一 定要有一个人是孩子可以信任的、是孩子可以依靠的,要让 他确信在他人生刚起步的时候有人爱他、关心他。爱他的,这对于他来说很重要,这会使他确认自己很可爱,是值得爱的, 他周围的人也很可爱、可信的,这个世界上他的未来是有盼 望的。同时,千万不要采取寄宿的方式,与孩子长期分离。
综上所述,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以及大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尤其是妈妈,需要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自然的生活就是很好的互动,自然的生活 就能建立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