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下雨,本想在家把接下来的规划梳理一下的,奈何不住朱总一直邀请我过去泡茶。
朱总是我现在一个客户的店长,在一年多的接触里面,对餐饮行业的热爱,对经营的见解基本上都可以同频。
我给他报表说经营费用高,尤其是人工方面,他通过软着陆的方式,基本上就解决掉了编制不合理,加班费,员工宿舍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单单这一项,折合的费用就高达50万左右每年,关键是员工没有一个跳起来反对的,还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不得不佩服他对人性的了解和经营的洞悉,他时不时得跟我分享过他的做法和底层逻辑,特别有意思。
除此之外,针对成本的问题,也控制下来了近8-10%个左右,我给他从数据上反馈的问题,他都可以落实,并且做到。
我们基本上做到了我给他数据的提示,他做到了落实和解决,进而一步一步把企业由巨亏到不亏,由不亏到盈利的过程,股东们进而拾起久违的信心。
今天他又给我展示了另外一个商业模式,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玩。
这个玩法从顶部方面设计到股权架构的设计,投资方和运营方,各自两个不同的主题,投资方先注入资本,可以导入资源,但是不参与管理。
运营方对项目的盈亏负责,全权参与管理,项目如果亏损算营运方的。
如果盈利,投资方和运营方各按70/30的比例分配,先确保投资方收回投资,等投资方收回投资后按30/70分配。
这是有点类似天使轮的玩法。
其次,运营的项目,设计园林,茶艺,天台烧烤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有点泛餐饮的意思。
运营的团队里面有园林设计师,运营,抖音玩家等等,计划书做得很漂亮,项目也蓄势待发,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带着财务的技术一起躬身入局,顺便赚点钱。
对于这个项目和玩法,我挺感兴趣,但我知道真正落实下去,把蓝图做出来还需要非常长的路要走,而且其中的变数和磨合也会非常得多,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这一路注定披荆斩棘。
我跟他说等我从温州回来再说,我要再看看自己的方向,方向如果不对,条件再好可能也需要考虑考虑。
比如我再也不想做还跟刚毕业没几年一样每个月都去裁剪凭证资料的事情,精神内耗,无法滋养身心,做自己擅长喜欢的事情,转身才是做好的选择,未知又如何,追求天命才是自我的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