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之想

人生多爱怀抱乐观前行,仿佛揣着一盏明灯,足以驱散前路的迷雾。然而世事总爱在希望的最高处骤然变脸,将人猝不及防地掀翻在地——那乐观的尽头,竟常是命运冰冷的手掌扇来的一记脆响,响亮得令人耳鸣目眩

我曾精心筹划一场远行,仿佛已触摸到异乡和暖的阳光。路线烂熟于心,行囊井井有条,只待启程。可出发之日,暴雨如注,倾盆而下,仿佛天空决堤。车轮深陷泥泞,进退维谷,窗外唯余一片混沌的灰白。彼时那阳光明媚的想象,此刻倒像命运刻在窗玻璃上的无情嘲弄。

古往今来,多少豪杰志士,亦难逃此般悖谬的结局。诸葛亮六出祁山,智谋无双,星夜灯下推演沙盘,胸中自有万千雄兵。他何尝不笃信“汉室可兴”?可秋风终卷过五丈原,那盏照亮蜀汉残梦的孤灯,终究被命定的寒风吹熄。孔明先生那“鞠躬尽瘁”的壮怀,最终竟似投向无底深渊的一粒石子,空余悲凉回响。这悲壮的回声,穿过千年书卷,仍能令后人听闻时心弦震颤。

乐观者原以为凭着心头那点火焰,足以融化世间坚冰,照亮未来坦途。殊不知命运这盘棋局,从不按人心预设的棋谱落子。它自有其混沌的逻辑与凛冽的轨迹。我们被那点烛火温暖着前行,却不知晓它摇曳的光芒,映照的不过是命运深渊边缘——那深渊随时会张开巨口,吞噬一切踌躇满志的幻影。

于是我们终于懂得,所谓乐观,并非预示坦途的预言,而是人在面对深不可测的未知时,一种勇敢的、近乎孤绝的姿态。它未必能改变结局的走向,却能在绝望的悬崖边,为灵魂赢得片刻尊严的驻留。当命运的重锤终于落下,那曾支撑我们一路前行的乐观火光,纵然瞬间熄灭成灰,那挣扎着燃烧过的姿态本身,却已为黯淡的生命底色,留下了一道倔强的刻痕。

世间没有不破灭的乐观泡沫,却有不屈的魂灵在碎片中继续跋涉。每一次“打脸”的脆响过后,人反而更清晰地听见自己骨骼里那声不肯折断的回响——原来最深的尊严,正是看清了乐观的尽头后,依然选择向混沌的命运投去不屈的一瞥。

那打脸的声响固然刺耳,却也是生命质地真实的回音:它击碎虚妄的泡沫,逼迫灵魂在废墟中重新辨认自己内在的轮廓——那轮廓纵然伤痕累累,却比任何虚幻的光环,更接近存在的真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