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讲究孝文化。中国也一直是把孝顺父母作为个人善的最高原则,所谓百善孝为先。所以,社会中的每个人,成年人还是小孩子,要把孝顺作为个人操守的第一要素。孝,这个文化的优劣势,有很多书籍,很多文章都在做比较和研究,因为除了中国,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孝文化如此这般的极端尊崇,纵使保留了大部分唐宋文化的日本,对于老人的赡养问题,也都是冰火两重天的,坏的例子如遒山节考,好的例子如东京物语,这样的孝顺水平,连我们这里的脚趾头都赶不上。所以,这个文化的孤本,特别值得我们去多角度考察和反思的。
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外两个不孝行为是什么呢?很少有人说啊。对的,确实是有三个不孝恶行的,来来,对号入座,大家看看自己这其中占了几条?
“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意思很明确,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比照当下社会的行为种种,可以有所对应和归位。家里老人有时候会犯糊涂,甚至是犯错误,譬如天天被电视微信洗脑后,买各种保健品荼害身体。这就是属于第一种,见到父母错了不指正。第二种就更明确了,有专有名词,啃老族。赖在家里不出去赚钱的都是这种。第三种就不说了,个人选择。
对于孝顺文化除了要树立反面典型外,最好的推广方式当然是树立正面典型。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二十四孝。孝感动天,卧冰求鲤,说实话,打字的时候就发现这些内容,真的是要被时间遗忘了,我的搜狗打字法竟然打不出全拼的卧冰求鲤?这还算成语吗?这不是小时候当漫画书看的成语故事吗,现在,竟然连输入法里都不收录了。
身在上海,电视里最火的一个栏目叫老娘舅,就是家长里短,有个主持人出来给摆摆公道,而这个栏目里最多的内容都是子女图谋父母的房产,子女互相推诿父母的赡养,子女互相算计父母的财产。假设要是老看这个栏目的话,会有一种错觉,以为上海人是全中国家庭环境和氛围最恶劣的地区,这里的家庭,好像天天都在上演宫斗剧和纸牌屋,看不见任何的父慈子孝,举案齐眉,天伦之乐。其实不然,等多看了几个卫星台的家庭伦理频道后,就明白原来全中国都是这样打打杀杀啊,都在互相算计爸妈,抢夺父母财产啊。当然放下这是电视栏目的夸张戏剧效果不谈,继续看看身边孝顺和不孝的实际内容。
孝顺或者不孝,这种带着所谓有严重政治不正确的道德评判手术刀,只能从自我身上动手开拉la,不能乱指乱点。先检讨下反面的不孝,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不足和缺点。
我家里的两位老人算是少见的开明之君,明事理,辩是非,通达开朗。但有没有稍微糊涂的时候,当然有,几十年的老党员,耳濡目染,早就训练成金刚不坏的单一价值观,任何事物评判标准不是好就是坏,二元对立,黑白分明。好吧,一味顺从为不孝?那么,每天晚上,从吃晚饭开始,和两位老人,讲解独裁者手册,讲解世界是平的,讲解世界是湿的,讲解世界是智能长尾大数据的。这样的指正,效果非常的明显,原来两位老人看电视一出现英美日等帝国主义份子时,都要义愤填膺的咕哝着,打倒!打倒!如今,他们已经能开始分析韩国政治走向和萨德部署对于东北亚的影响。
父母年老,禄仕已出。这点我做得还行。考大学前,老爸说从今天起你和家里就没有关系了,我们不再养你,上大学的钱你要自己赚,现在上大学的钱,算是家里借给你的。我听完后,当时就傻了,深深的怀疑,我是亲生的吗?当时没有基因检测,不然我就要去测测了。所以,从上大学开始,就算是没有从家里拿过一分钱了。当然,不仅仅要独立,工作以后,有了经济能力,还要乌鸦反哺。反哺不能是两位老人,要是四位老人,一起反。哎呀呀,说到钱就俗了,这样赤裸裸表扬自己,实在有辱斯文,带过。
但是话说回来了,因为不孝的标准是很低的,所以按照这个要求我和大部分人都还ok。可是要按照二十四孝的高标准严要求,估计身边没几个人,能算得上孝顺。论迹不论心,天下无孝子。论心不论迹,世上无君子。君子孝子皆不在,人间遍地是流氓?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一个当下社会的潜规则。那就是,孝顺,是幌子,是独立经济人行走江湖安生立面的包装和外套(是面不是命)。这个希望孩子孝顺和望子成龙于是成为家长的两难困境。家长希望孩子成龙,比自己有出息,给自己挣面子,家长还希望孩子孝顺,对自己比别人家的好,给自己挣面子。可是,我们社会在西化浪潮的席卷后,内里的核心其实应该是这样的,家长自己努力,比孩子还努力,让孩子能有先发优势。家长对孩子爱到泛滥,只要你过得比爸爸好就已无他求。两个主体,两个角度。
身边就有这样的故事,孩子出息了跑到国外生活,老人在家中孤独终老,无人陪伴,或者是孩子和老人各过各的,老人的生活环境比孩子差的老远。这是孩子不仁在前,此为不孝。另外一种是父母对孩子强加管束,上管工作、结婚、生子诸般事宜,下管老子、儿子、孙子后备百代,我们可以仿效罗兰夫人上断头台前的深叹“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变成如下金句,“以爱,多少是非假汝之名以行。”以上这两种爱恨纠葛,从个体的角度可以有自洽的解释,所谓境遇使然,就能盖住一切,但确实不是双赢,没有达成双方共同的天伦之乐。
说实话,谁不是父母生养,道理和逻辑?在血亲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至少于我而言是这样。所以,每天,和家里老人一起吃饭喝酒,一起打牌聊天,一起讨论中南海和白宫的事务,一起推演法律和伦理大剧,上有高堂敬养。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写作业,和孩子打球吃冰淇淋,和孩子拉单杠洗澡,下有安迪亲亲。一个没有出息的中年人,一个没有追求的老男人。
远,不出海,近,早回家,如此这般,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