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所好,下必甚矣。”是孔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国君如果表示出自己的爱好,王公大臣会为了讨好君王而在这方面做出更特别的事。我们知道与这句话相关的三个典故“上行下效”“楚王好细腰”“越王好勇士”,都是这个意思。
在茜园里就有一块石头,因为乾隆的一看一摸而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有一块美丽的太湖石,南宋时被人发现,立在了杭州德寿宫前,还被人起了好听的名字叫“芙蓉石”。石的旁边有一株古苔梅,人来人往是常有的,日出日落是惯常发生的,只有石与梅相依相伴,两者成了最好的朋友。明末时,著名画家蓝瑛和孙杕被梅石相伴的情景吸引了,在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并共同合作把梅石绘刻在了石碑上,人们称这块碑为“蓝瑛梅石碑”。梅看到又来了一块石,就莫名地伤感起来,不仅就枯死了,只剩下两块冰冷的碑石相互陪伴。
乾隆十六年(1751),他首次南巡经过了这个地方,一眼就看上了这块石,远观近看并抚摩了很长时间。地方大吏不是傻瓜,乾隆一离开,就命人将这块太湖巨石运到北京,献给皇帝。乾隆表面上很生气,痛批了这个官员,内心却给他加了分,并让人把这块石头摆放在茜园的庭院中,还赐名“青莲朵”。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又命人仿“蓝瑛梅石碑”,在“青莲朵”旁重临了一通。圆明园罹劫后,“青莲朵”流散到了中山公园里;梅石碑仅存碑身,立在北京大学未名湖西南岸。
石头的命运说完了,我们再来看看存放过它的茜园。
茜园,是仿扬州(瓜州)城南的“锦春园”修建的,于乾隆十七年(1752)基本建成,位于澹怀堂的西面,思永斋正南,长春湖的南长河南岸。茜园占地面积不大,只有6600平方米,但整个园子小巧玲珑,匠心独运,是长春园内移植江南园林比较成功的一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里,在茜园建好后,曾多次在此传膳。
茜园门位于其西北部,西门为一垂花门,门上挂乾隆御笔“茜园”匾。进入垂花门后是一个方形庭院,北为七开间门殿,殿北有台阶深入水中,是一个临水码头,皇帝来茜园多走水路,由此码头进入茜园。“青莲朵”就曾放在这里。“青莲朵”南是一个稍大些的小院,有小溪从院中流过,院北有三间书房,乾隆起名“韵泉书屋”,院西还有三间大些的殿宇叫“虚受轩”,“虚受轩”东是一座上下各三间的阁楼,楼外檐悬挂乾隆御笔“此中大有佳处”,楼上南墙曾挂有长春园全景图。
“此中大有佳处”楼东有一个城关,出城关后便是茜园东部景区,东部景区有一片人工挖成的小港湾,在港湾上由北向南分别架设了廊桥、曲桥和一座三孔石平桥。港湾四周由天然湖石围成,互相交错,显得十分自然。港湾西岸假山之上有一座四方亭,亭内檐挂乾隆御书“标胜亭”,此亭是欣赏港湾的最佳地点。标胜亭北面东修有敞厅三间,乾隆御书“郎润斋”黑漆金字匾就挂在敞厅檐下。敞厅南北有游廊与其它殿宇相连接。
港湾南岸有高台房三间,名叫“饶野意”。“饶野意”有游廊与港湾东岸主体建筑“碧静堂”相连,“碧静堂”坐北朝南,五开间,后出抱厦三间,是嘉庆时期建造的。
碧静堂东南墙上开有一门,名“茜园门”,也是茜园景区的南宫门,通过门前的石桥,可进入绮春园。
茜园内种有大量植物。茜园东部港湾中种有莲、水葱、菖蒲等水生植物。在庭院之间栽培了大量白皮松、云杉、银杏等植物,在各殿前还摆有各种盆景供帝后欣赏,整个茜园生机勃勃,水生植物茂盛多姿,一派江南园林景象。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