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 晴
教育部已宣布,未来几年将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导致研究生人数持续增加。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部分高校的研究生人数已经远超过本科生,甚至达到本科生数量的37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院校中研究生的人数显著增加,出现了“研究生遍地走”的现象。
不止这两天报道得比较火的兰州大学,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大……等等,都是如雷贯耳的好学校。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这种情况尤为显著,研究生人数是本科生的37倍。
客观来说,鼓励更多的学校招收更多的研究生,本身就有助于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也拓展了每个人接受更高级别高等教育的可能性,这对于提高整体人口素质和教育质量都有积极意义。
我女儿就读于中山大学,现在大三了,正是准备考研的关键时期,距离最后的冲刺也只有两个多月了。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扩招对于我女儿这批渴望“上岸”的考研大军而言,当然是个好事情,考研的难度系数就会降低不少,录取率应该更高,一战上岸的概率也增加不少。
很多人觉得既然本科生和研究生倒挂,那这个研究生学历就贬值了。但我觉得现在读研究生仍然是值得的。研究生阶段提供了深入专业领域学习的机会,能够增强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还能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生期间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发展,结识同行业专家,并参与创新项目与实践,这些都是本科阶段无法获得的深度体验。
我记得十年前读在职研究生的时候,跟着我的导师做实验,他指导我写论文,培养我的科研思维,真的是受益匪浅。这和本科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样。
此外,对于希望从事学术研究或专业领域的高级职位的人来说,研究生学位更是必要的门槛。我女儿学的是药学专业,这个专业需要大量研究型人才,对于学历要求很高,研究生学位也仅仅是个起点,以后估计还得读博才行。
要知道现在的社会,最缺的是研究性人才。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迫使很多人去读研究生。
其实,从全国范围看,本科生招生仍然是多数。查阅了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的数据:普通本科招生478.16万人,研究生招生130.17万人。这种本硕“倒挂”的现象,其实只存在于部分研究型大学。
近些年国家资源向研究生倾斜,高校扩招研究生。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普遍经历了快速增长。本硕“倒挂”的现象多出现在名校,也是公认的研究型大学,硕士、博士点更多,自然也就有可能招收更多的研究生。
国家支持高校培养研究性人才,所以很多高校,为了排名,想尽各种办法扩招研究生。因为研究生科研成果多,容易申请经费。本科生觉得考研希望大,愿意考。
因此,对于像我女儿这样有明确职业规划或深造意愿的人来说,现在选择读研究生仍然是一种明智的投资和选择。
当然除了这些“双一流”名校外,很多高校也将面临这种“倒挂”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个人对高学历的追求,学历高消费,内卷严重,追求更好的上升通道等等。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不景气,工作岗位太少,年轻人就业太难,只能靠延长学习时间换取更硬的文凭,作为考公考编入场券的无奈之举。
实际上,很多本科生毕业后,刚开始并没想到去考研,但出来找工作才发现,很多大公司的很多职业只招聘研究生学历。这让很多本科生很无奈,只得回去读研究生,希望研究生毕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其实,大多数本科生绝对不是为了追求学术科研,一心搞学问。如果他们能拿到不错的Offer,读研人群必定大幅下降。
还有很多本科生其实高不成低不就,考研成了避风港。这些本科生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累,就不愿意再工作。有的高不成低不就,还有的压根就不愿意就业,考研成为他们的临时避风港。把考研当成不就业借口的也还真不少。
回想我们小时候,老师几乎是中专生或是高中生,后来招聘老师要求大专生,到现在教师招聘,最低要求为本科生。三十多年前我们这些医学院校的大专生都还是香饽饽,国家包分配,而现在能到三甲医院上班至少是博士,二级医院都在招硕引博。
研究生从当初的“稀缺品”成为如今反超本科生的存在,多少会让人感到意外,但如果结合当下的发展来看,这种“倒挂”又在意料之中。我们或可把研究生扩招视为一个“蓄水池”,旨在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更多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不过,在扩招的同时,高校也需要关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等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每个研究生都货真价实。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