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张网,网罗的是迷惘

文/小小萨

                  ——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图片来自网络

初遇这本书是在高三,从一位高考状元的一篇文章中得知。确切的说,是对里面的一句话的一知半解。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我把它抄写在笔记本上,以此来激励自己,告诉自己应该不畏艰险,负重前行。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竟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难道生命可以承受之重吗?

书中的特蕾莎是一个乡村酒馆的女招待,一天下午在酒馆遇到了手捧《安娜•卡列尼娜》的外科医生托马斯,他温和,幽默,干净,满足了特蕾莎对于异性的所有想象。于是特蕾莎逃离了乡村,跟随着托马斯开始了他们的同居生活,相互暗生情愫。

但不久后特蕾莎发现托马斯拥有无数个情人,他与她们疯狂的做爱。于是她反复做着三个梦,在这些梦中,无不回荡着一种声音“你和所有人一样,你没有特殊的权利”她在梦中惊醒,在黑暗中颤抖,于是他们就在爱情里上演了互相折磨的戏码,直至死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特蕾莎的眼中爱就是互相忠诚,在托马斯的眼里性与爱是完全分开的,我爱你并不妨碍我与别人做爱。他把与特蕾莎的相识相恋归因于六次偶然。“她来和托马斯生活在一起就是为了表明他的肉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而他呢,她却在她和所有其他女人之间画上了等号。”

由此可见,特蕾莎对于生命之轻的恐惧。她害怕与别人一样,她想尽一切办法逃离母亲告诉她的那个“没有灵魂的特殊,只有肉体的相同”的巨大的肉体集中营。特蕾莎至始至终都在选择生命之重,但她却是全本书中最为痛苦的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甚至怀疑了她们互相纠缠并坚持了一辈子的所谓的爱情。

有人说,上帝造女人与男人时是让他们成功,但又害怕他们过于成功,于是就让他们结合在一起,互相折磨。

我不知道爱是不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是不是“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是不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不是“我思君处君思我”,是不是“世界上有那么多城市,城市中有那么多酒馆,你却偏偏走进了我的”,但我知道,特蕾莎与托马斯之间不是我心中的爱情的模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中另外一位女性萨比娜与特蕾莎完全相反,她至始至终都在选择轻,她为了背叛而背叛,她四处漂泊,离群索居,居无定所。她与托马斯相似拥有无数个情人,而托马斯便是他的情人之一,她认为“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的沉重,成为负担。”

她享受着偷情的乐趣,自由的乐趣。她讨厌一切的虚伪与庸俗,她认为“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她活得很自我,很快乐,像一位战士。但却不知自己将归向何方,不知道哪里是终点,只是一味的走向远方。

这让我想起了《贝隆夫人》里的一段歌词:

我从不奢望,活在梦中那么长,从不沉溺在每个绮丽幻想,早已习惯痛苦,不再害怕忧伤,不过是换个衣箱换间房,那又怎么样。

这轻飘飘的生命,充满了偶然与虚幻,好像一切都是虚无的。

这不禁让我怀疑:爱情是不是只能同时爱一个人?从一而终有没有必要坚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北岛曾写过一首由三个字组成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生活》,内容仅一个字:网。一个字道尽了生活的千般滋味,万般艰辛。

生活是一张网,无论我们如何选择,唯一的归途就是迷惘。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托马斯站在公寓的一扇窗户前,目光越过小区的绿化带,盯着对面大楼的墙,他不知道他该做什么。 大约是三个星期前,他...
    旭旭的太阳集阅读 981评论 3 1
  • 那场战争像飓风一般卷走了她的“整个世界”,她家的农场也“随风飘逝” 了。 悲欢离合的动人情景和爱恶交错...
    Satinr阅读 249评论 0 0
  • 梦境:我和海燕老师,还有其他一两个人在一个房间里,然后我闺蜜的老公就来了,说是来上课,要跟海燕老师学习。他后来就跪...
    李信兰阅读 265评论 0 0
  • 回到家乡,睡一下多年没有独自睡过的床,伴随了我从从初中到高中的房间依然没有变样,只是妈妈将它收拾得更整洁些了,窗外...
    墨子莲阅读 390评论 7 0
  • 前段日子火爆各大影院的《超能陆战队》,除了兄弟好基情和萌翻天的大白,大概也有不少人留意到了电影中那座令人惊艳的城市...
    氢Sir阅读 1,03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