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没胆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得从兔子世家的老祖上来说了。相传周文王姬昌,被殷王囚于牢里,姬昌是个有作为的人,虽然服刑,仍然致力于学问。他干什么呢?演八卦。经过他的苦心钻研,把神农氏发明的八卦,演成八八六十四卦,并写成了易经,即所谓《周易》。
殷纣王本来就忌恨他有学问,本事大,这样一来,就更加紧了对他的迫害。
殷纣王把姬昌的大儿子杀了以后,剁成肉酱,包成包子,派人去送给姬昌吃。不是说他会算卦么,看他能算准包子是什么肉做的馅不?如果算准了,知道是他大儿子的肉做的,他就没法吃下去。我送的包子他不吃,就是抗旨,好借机把他杀掉;如果他要是能吃下去,就说明他的八卦不准,也就不必担心了。
姬昌接到包子以后,就算准了是自己儿子的肉做的。想了想,又不敢不吃,要是不吃就准没命了。为了迷惑殷纣王,假装算不准,拿起包子,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了。吃着吃着,有一块肉总是嚼不烂,心里又难受,就把咀里的那块肉吐到了地上,那块肉在地上打了一个滚变成了一个小动物。送包子的人搭脚一踢,把这个小动物的咀唇给踢裂了,古人穿的鞋,前头都有个钩,这一下就把动物的嘴钩成了两半咀;又一脚想踩死他,踩着了两条后腿和尾巴,小动物前爪一用力,把两条后腿拉得很长,尾巴却被踩掉了,从此,兔子的尾巴短了一截。送包子人一抬脚,小动物就没命的逃跑了。
其他动物出生后,就急着找吃的,只有这种动物出生后就急于逃命,那是因为把胆吓掉了!这小动物本来没有名字,都知道是周文王吃了儿子的肉又吐出来变成的,后来人们把这小动物叫成“吐子”。因为兔与吐谐音,几千年的传闻,这种小动物的名字就叫做兔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