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20―21日)已经结束。我担任7.1和7.7两个班的语文,面对成绩,喜忧参半。从三率表上来看,7.1班参评38人,平均分为100.87分,是四个宏志班排名第二,优秀率为89.18%,排名第一;7班是实验班,平均分为91.78分,优秀率27.78%,排名第三。从整体呈现出来的成绩和三率来看,和同类班级相比,都不太随人意。具体分析总结如下:
一 试卷分析
排除试卷本身出现的失误题(8题〔1〕)、分歧题(9题)之外,本试卷整体难易适中,体现了基础性;题型比例适中,选择题稍多,呈现整体的基础性。题目涉及到字词的音形、成语运用、语病、语序、文学常识、背默积累、综合性学习、名著填空、现代文阅读(课内+课外)、诗歌鉴赏(两题)和写作。选择题第三题成语运用中因为“首当其冲”的意思不理解而出现选错,失分率最高。积累默写题实际上也在考查书写,要求会背会默写并书写工整。达到优秀,此题必须拿满分。名著填空题学生出现填名著名称和名著人物的两种分歧,最终确定均该对,但是学生书写“猪八戒”的“戒”字,“醉打蒋门神”不知出处和人物等现象。
试卷体现了综合性。如“口语交际”,结合语境填写句子。但此题明显是孝感市的题目,我认为如果能够写成滑县,就更能体现地方特色和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此题的失分点在于不能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语言组织能力差等现象,其实是应该避免的。
试卷体现了结合学情,安排的是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
二 考情分析
1、六道选择题,一班正确率为70%,7班正确率为40%,由此看出平时的要求和检测落实得还不够具体到位。
2、阅读题三分题,得分却不能拿满分,是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答题技巧的三重训练不够。
3、作文最高分为46分,一班有11人,七班为4人。出现的情况是:书写不够工整,第一印象很重要;拟题大多数学生填的是――幸福、快乐、痛苦、失败等词语,没有新意,落入80%的阅读疲劳;选材上有个别学生写的是“学骑车”“学做饭”“雨中送伞”等俗套的事件,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和发现。
三 改进措施
1.抓练习,每生每天练习30个字,使其常态化。
2. 狠抓基础知识,如字词的听写、形近字多音字的辨析、古诗名句的背诵、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等,梳理教材的知识,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表达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有一定的答题技巧,据分分条,不但能得分还要拿满分。同时,应加强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将日常生活与语文紧密结合,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3.做好尖子生的工作,培优辅差,提高优秀率。对于成绩落后的同学,要树立其信心,给予学习上的帮助,重视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双重提升。
4.到目前为止,语文基础训练还没有到位,平日的语文作业就显得薄弱而不具体,今后要抓好基础字词训练,日记随笔批改和辅导。
5.上好作文课,推荐优秀作文的范读范写,加上读写结合训练。
6.希望学校能早日安装好后黑板,积极推进分组合作竞争、学生自主阅读学习、问题推动课堂、学生主导课堂的模式,解放老师,锻炼学生。
既然选择,就做最好,我愿我在路上,学生能与我同行,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