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为自己而来

文/映叶

如果你真的在寻找我,你会立刻看见我——你会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到我。——卡比尔

1.曾经,我有一个疑惑,我这一生为何而来。为此,我还搜索了有没有这方面的书籍。

于是我在微信读书搜索到了海灵格的《这一生为何而来:海灵格自传·访谈录》,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家族系统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家庭序位的错位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的深远。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一方面,我看到父母如何对待子女,起决于父母在童年的到了怎样的父爱母爱,甚至是有没有得到过父爱母爱。

一方面也看到一个家庭里,当爸爸没有站在爸爸的位置上,妈妈没有站在妈妈的位置上,也就是爸爸有没有承担是老公、爸爸的角色,妈妈有没有承担起老婆、妈妈的角色,其中任何一个角色的错位或者缺失对孩子亲密关系、事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明白了这些,我依然很疑惑,我的这一生到底为何而来,我好像是为我而来的吧,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好好吃饭,好好照顾身体,让自己尽量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照顾自己的心情。好像是,但是又好像不是,我是父母的孩子,我没有好好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没有找一个好老公,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父母帮忙,让父母一直担心着无法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我好像成了他们的拖累。

我好好工作,努力多挣一点,希望父母能够看到我一个人也是可以过的很好的,我是不需要他们担心的,但是我怎么努力,好像始终无法让父母放心。

2.当时,我想我是来还债的吧,上辈子是不是做了很多坏事,此生才如此的坎坷,那就安心还债,接受这份苦吧。

但,始终有一份不甘心和不明白在哪里,既然知道是受苦,为什么还要来呢?在我家人的观念里,带孩子应该是婆家的事,很不幸的是年少时我并不会选择伴侣,所以很多事不尽如人意。有时候我的家人会说,别人家都是公公婆婆带孩子,而我还要拖累他们。小时候我的家人还时常告诉我,因为我是女孩子,我的爷爷奶奶并不喜欢我,都不愿意带我。这些话语都深深的扎根在我心里,尽管我知道我的父母很爱我,我的家人很爱我。我还是很难过很难过,会躲起来哭很久,我想如果我是个男孩子,也许我的父母就不会觉得我是个拖累了。

我想这不仅是我,很多女性都有同样的感受:有时候,再多的努力也不及一个性别。在我们国家、在亚洲,甚至全世界,大部分女性都体会过那种“被默认”的失重感——在仍以男性为主导的结构里,她们仿佛天然不被期待、不被看见,付出被视作理所当然,并难以索取应得的回报。

国际劳工组织最新估算,2025年全球女性劳动参与率仅60.4%,比男性低12个百分点;同一区域、同一学历,女性的晋升概率仍比男性低30%左右。数字背后,是无数被折叠的个体:她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还能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来。可我们今日得以走出家门、投简历、拿工资、被当作“社会人”而非“附属品”,并不是天赐的温柔,而是多少代女性用“不被看见”的一生换来的。

1900年,全球几乎没有女性选民;1970年,经济合作国家女性平均工资仅为男性60%;直到2025年,世界性别差距报告仍预测“按现有速度,还需123年才能在政治与经济层面实现性别平等”。我不敢一口气看完那些黑白纪录片——她们走上街头、被拖拽、被逮捕、被嘲笑,只为让后来的我们可以在会议室里坐下,在选票上画圈,在深夜的地铁里不必因为“抛头露面”而羞耻。

3.在父母的爱里,我感受到自己是被期待的而来的,但是自己出生以后是不那么被期待的。

所以,我很拧巴,我很少说我想要什么,我关闭了这个部分,别人看见了给我一点,我会很开心,没有看见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也不会问自己,我喜欢什么。这让我在感情方面吃了很多苦,我不说我想要什么,我期待对方可以看见,可以直接满足我。甚至,我理所当然的觉得他就应该明白我要什么,然后满足我,如果没有那就是不爱我。不开心,我也不会讲出来,自己生闷气。然后对方一头雾水,感觉莫名其妙,陷入冷战,我自己在脑海里播放很多不被爱的剧情,给自己的心捅刀子。因为太痛了,我走上疗愈的道路,一点点修补自己的心。

4.在刚刚结束的一周里,我走进史蒂文·利滋老师的课堂,进行催眠的深造,带着最想成长的那个自己,回到出生前,回到父母出生前,回看父母的人生,看到如果他们能在父母的期待中出生,得到父母全然的爱和支持,那么他们也会以自信、坚定、丰盛、勇敢的姿态出生、成长,而我也会在期待中出生,得到同样的爱,可以全然的去活出我自己。

我才深深的体悟到,哦,原来如果我的父母能有我如今的机会去学习去成长,那么他们肯定也不是现在这样。

正如卡巴金大师所说:我认为卑贱之心不是我们自发产生的,相反,我认为,这是我们年幼的时候,别人千百次地如此教授我们的,而我们将之牢记在心。那一刻,我释怀了,放下了。

世间之事,并无对错。我无法改变我父母的命运和出生,如果他们能有我如今的条件,他们也会活出自己,甚至活的比我精彩。我们都不是彼此的拖累和束缚,他们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之下也活成了那个条件下最好的他们,我也可以在我的生活里去活出最好的自己。

5.这一生,我是为我自己而来,我可以活出最好的自己,那个想成为的自己,不必小心翼翼,不必隐藏自己的需求,不必假装我什么也不想要。

我可以告诉其他人那些一直想要说却隐藏于心的:我想要拥抱,我想要得到关心和帮助,我想要去爱自己,爱这个世界,我要去拥抱所有。

亦或是在事业上大声的告诉其他人,我是专业的项目申报经理,我其实在这个行业已经很多年了,想要报项目可以找我,我会和客户一起做时间的朋友,做项目申报规划,达到条件的就去申报,申请补助,申请资质。

以及大声的告诉其他人,改变就是很简单,我是专业的催眠疗愈师,我有自己的爱和慈悲,可以用自己的伞为淋雨的朋友遮挡风雨,一起穿越风雨,走到风和日丽,支持她(他)们从黑暗、恐惧、担忧……中走出来,也去活出最好的她(他)们,享受生命,一路同行。

我甚至可以大声的说未来我还有很多可能,因为我还有99%有待开发的潜能。这一生,我为自己而来,我们都为自己而来,我们可以为自己负责,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做自己生命王国的国王,以王者之姿大放光彩。

允许父母做他们自己,允许孩子做他们自己,也允许我做我自己——不再小心翼翼,不再假装无欲无求;不再用“女孩”当借口,也不再让“女儿”“母亲”“妻子”成为枷锁,去做闪闪发光的自己买去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

无论是谁,我们都为自己而来。

所以,让我们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在自己的舞台上闪耀,在各自的疆域加冕,顶峰相见。

愿所有曾流泪自问“我为何而来”的人,终能大声答:“我为我自己而来,亦为他人点灯。”

祝愿每个人都能够活出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