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者的专著里,还是老百姓的话题里,“文明”和“文化”两个词出现的频率都是极高的,如果做个统计,应该名列前茅。
但若是问一句,“文明”是啥,“文化”又是啥?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估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其实,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语系中,“文明”和“文化”都属于使用频率极高而又极易混淆和模糊的概念。
我们不妨先查一下权威的汉语工具书,看看汉语中两者的概念是怎样的。
《辞海》中“文化”作为名词的定义是这样的,“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现代汉语词典》“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由此可以看出,两者概念的表述前半部分完全一样,后半部分虽有差异,但实际趋同。也就是说,两个概念实质是一致的。
有意思的是“文明”的概念。
在《辞海》中,定义为“①是指文化;②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作为名词的“文明”,直接定义为“文化”。
也就是说,从概念上来讲,作为名词的“文明”和“文化”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如此!似乎找到了这两个词容易混淆的一点原因。
其实,很多情况下,不仅咱们普通老百姓很难辨析,就是学者也未必说得清楚。
长期以来,以“文明”和“文化”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学术著作不计其数,研究机构也不止百千,但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确切阐述却始终未能达成一种广泛的共识。
有人做过粗略统计,仅“文化”一词的界定方式就有100多种。英语语系同样如此,有学者指出,“英语中文化的定义有260多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呢?
主要有三点:其一,概念的相似性,概念本身趋同,辨识度不高。其二,概念的抽象性。它们不是一个具体表象,或者说客观存在的事物,很难像鸡、鸭、鹅、燕、鹤那样,即使属于同类,但个性突出、具体,人们也很容易区分。其三,概念的大众性。就是说,它们“专业性”不强,不是仅存在于某一学术领域或某一类小众群体、特定地域当中,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和不同的人、群体,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认知,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
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共性”很强,但“个性”也很明显,有时可以通用,有时又有严格的区别。怎么区别?
我认为,离开本源说表象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啥是本源?概念。
也就是说,首先得在概念上做文章。
学者有学者的看法,百姓有百姓的理解。搞研究是学者们的事,动不动几千言的学术论文,虽说必要,但对普通百姓来讲,将两个大众化极强的概念,搞得那么生涩难懂,听起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终究不是办法。我们倒不妨简单一点,本着差异化、精准化、实用化的原则,通俗易懂地搞一个概念出来。
所谓文明,就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所谓文化,就是指人们通过改造主观与客观世界,形成的在一定地域或相当人群中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认知与表达体系。
也就是说,文明的概念保持不变,这里不再赘述。
为什么这样定义或界定“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一是体现宽泛性。文化内涵是宽泛的,这一点毋容置疑、不能否认, “改造主观与客观世界”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同时也反映了文化的来源。二是体现精神性。要增强文化的个性和辨识度,就需突出其精神属性。在《现代汉语词典》提出“特指精神财富”,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否定,但又不能简单定义为“精神财富”,否则就会重新陷入与“文明”不分彼此、日渐趋同的境地,这就要求提高针对性、指向性。文化是精神财富,但具体应该是什么?归根结底,我们应该尊重现实、尊重实际,顺从当前人们的使用习惯,对这个“精神财富”有个更加精准的界定,这一点,“认知”和“表达”应该能够充分体现,也就是说文化归根结底是人们的认知和表达。比如我们常说的哲学、艺术、文学,等等,都在其列。三是共识性。这是文化的一大特点,不“被相当人群所认可和接受”就算不得文化,最多是一种现象,因此应当强调“一定地域或相当人群”,就是说文化具有族群性和地域性。四是能动性。“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以文化人”,能感染人、影响人,会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去影响一个群体的行为。五是系统性。人们的“认知和表达”逐渐积淀、升华方才成为文化,其构成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体系,否则不能称其为一种文化。
就是说,个人认为,要准确界定文化,至少需要体现这五种特性。这是个人对“文明”与“文化”概念的极浅的一点思考,也是对两者区别的概念层面考量,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文明”“文化”到底还有哪些区别,咱们下文继续讨论。